第453章 出事了(2 / 2)

作为交互合作基础,轧钢厂将会接收钢铁学院的学生进厂实习。

对工业项目将会展开进一步的合作研发,共同发展工业教学和生产一体化系统。

李学武并没有参与到具体的谈判工作,不过轧钢厂这边的教育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他有参与编写和讨论。

此前韩殊便给他透露过消息,裴大宇之所以跟他见过一次面,表达了合作的意愿后便没了消息,是因为钢铁学院管理层有变动。

恰恰印证了韩殊的话,裴大宇再次出现,已经是以钢铁学院校长的身份到访轧钢厂。

不说身份变化,也不说过往的交流,李学武这个时候是不会主动去与对方攀关系的。

钢铁学院与轧钢厂的合作壁垒已经被他打通了,剩下的仅仅是双方领导就关键问题进行沟通和了解。

关于教学合作和厂校项目的合作,会在具体的实施方案敲定后,由双方共同组建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

这一类的办公室李学武已经不会挂名参加管理了,他手里的工作太多,也太重要。

就在轧钢厂与钢铁学院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后,华清大学也传来了好消息。

应对学校滞留的第一批毕业生,根据教育系统给出的解决方案,学校拥有了一定的处理权限。

华清大学在征求了毕业生代表和教授代表意见后,决定以支援建设的名义,向轧钢厂派送85名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

同时就轧钢厂已经建成的车辆工程研究所以及其他研究所派驻研究人员和实习学生。

原本轧钢厂就已经吸纳了很多华清大学各专业师生来此实习和工作。

而这一次,华清大学更是分配了85个大学生名额到厂,甭说历史上没有,就是以后都不会多见了。

这年月大学生珍贵吧,华清大学的学生更珍贵。

一个专业才多少人,同一届才有多少人,也就是钻了教育系统管理出现空白的漏洞,这些本应该奔赴全国各地的人才被送到了轧钢厂。

当然了,这85个名额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自愿申请的,享受了厂里给出的待遇,再对比其他单位,自然有舍有得。

小主,

况且轧钢厂蓬勃发展在即,宏伟蓝图即将实现,谁都知道这个时候进入轧钢厂是最佳时刻。

大学生进厂实习和毕业生分配进厂实习完全是两码事。

大学生无论怎么实习都还是大学生,就像内侧号,玩的多牛哔到正式开始人生游戏的时候都得清零重干。

毕业生分配进厂实习就相当于公测,代表着人生游戏已经开始了,所作所为都影响着此后的发展。

85名大学生,在三月份提前转入毕业生分配进厂实习,可是给轧钢厂带来了大惊喜。

主管人事工作的谷维洁特别安排见了这些大学生,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

这些毕业生就是轧钢厂发展的助推剂,就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基石,毫不夸张地说,有了这批大学生,轧钢厂发展速度至少加快三年。

不是东西多了不珍惜,轧钢厂这一次特别珍惜他们,按照毕业生所学专业分配到了对应的岗位上。

打破了以往的机关收、机关用的使用态度,真正做到了下沉基层,注重生产人才的培养机制。

李怀德为感谢华清大学的慷慨帮助,特别审批了30万元研究经费拨付给车辆工业研究所。

李学武也联系了外商代表,按照车辆研究室提出的研究需要,使用外汇储备购买一批专业教育教学工具,交给他们使用。

这项举措被视为针对钢铁学院与轧钢厂合作后,华清大学做出主动的回应。

同样受到这一消息影响,钢铁学院在第一批滞留毕业生分配上,向轧钢厂派送了76名毕业生。

去年轧钢厂从全国钢铁学院以及其他专业院校总共才招收到了二十几名大学生。

而今年仅从这两所学校招收到的毕业生就破百了,真是好事他妈给好事开门,好事到家了。

为了不显得厚此薄彼,李怀德又从特别经费中拨付了25万元到职业教育学院,用于科研建设和教学建设。

谷维洁说合作的高校还是少了,要是再多一些,李主任的特别经费就见底了。

李怀德却是摆手高兴地讲到,先进人才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优秀毕业生到厂工作更不能用单一标准来定义。

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在一次次的变革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印证,李怀德自己是服气了的。

业务上还好说,只要管住了人事和财务,拥有不缺干事的人。

但技术上就很难说了,有些关键技术的突破说不行就是不行,就像数学,不行就是不行。

李怀德再能管人事和财务,技术上的难题也不是他的管理能解决的。

唯有人才培养,唯有科技创新,唯有技术储备,唯有科学发展,轧钢厂才能永远走在行业的前列,占据永远的上风。

今年的100万元科研经费基本上是不够用了的,拨付给车辆工业研究所的30万不可能够。

但轧钢厂得家底就这么多,只能一步一步来。

电子工业研究所、食品工业研究所、冶金工业研究所等针对轧钢厂发展需要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储备和研究力量被创建。

初看如禾苗,郁郁葱葱,待风雨过后,阳光之下,必然结出丰硕的果实。

-----------------

“注意着点吧,挺严重的”

秦京茹见李学武回来就要去看孩子,赶紧伸手给拦住了。

“抱歉抱歉,一时忘了”

李学武笑着摆了摆手,去了卫生间洗手洗脸整理个人卫生。

不是秦京茹替顾宁娇气,也不是刚生下来的孩子娇气,而是病毒娇气。

其实从去年五月份大学习活动开始的时候,各地就已经出现零星流脑病例。

而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进步师生全国游活动中,成千上万人四处乱走,全国流动,制造了医疗防控的困难。

直接结果就是从月初开始,新闻里已经播报,各地均出现了特大范围的流脑大流行。

这份数据中,其中多数还是青少年和儿童。

包括相当数量的全国游人员。

流脑在后世不算特大疾病,但在这个时期致死率是相当高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传染病多发于农村,而并非现在病例广泛出现的城市。

至于说为什么,不用想也知道了,很值得反思的。

秦京茹是家里的大管家,在伺候顾宁月子期间特别注重卫生情况。

自从在广播里听到了这条新闻,家里所有人员的卫生防护情况都需要听她的指挥。

真就去了对面顾宁的单位,找了传染病防治科的大夫咨询过。

你就说她得多轴吧,严格按照医生给出的意见标准,李学武回家必须先洗手洗脸,整理个人卫生后才能上楼看孩子。

韩建昆比他更惨,有几天甚至都不被允许进屋,撵了他回家吃饭。

还是顾宁看不过眼,主动说了她,这才算是允了韩建昆进屋。

不过活动范围严苛地规定在了一楼,就是维修或者找什么东西,都不能去二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家伙,看着韩建昆委屈的模样,李学武盘算自己也就是借了顾宁的光,否则家门都进不来,非叫秦京茹给撵出去不可。

去津门出差回来的那几天可不就是在单位住的嘛,秦京茹发话,绝对不给开大门,消停在厂隔离。

你说她轴?

可李学武能看到她专注和认真的一面,总得看到别人的优点不是。

你要真跟她置气,她都能气死你。

人去津门可能带了病毒回来,那成箱的海鲜都是刚从海里打捞上来包装运输的还能有病毒?

没说的,海鲜也没有特殊待遇,一样在轧钢厂陪着李学武他们隔离了好几天。

韩建昆见李学武在办公室睡的那几天直想孩子,差点要回家去找秦京茹说道说道。

不过叫李学武给拦下来了,毕竟是为了顾宁好,为了孩子好,能说她什么。

要说也说不过她,她早把从医院咨询回来的那些意见背诵的滚瓜烂熟了。

你就想吧,李学武和韩建昆绑在一块儿,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知识也没她多啊,因为根本没了解过。

所以你要说也说不过她,回家大门都锁着不给开,怎么办。

只能忍着,在家她老大。

别的问题李学武都可以做主,唯独在家务和卫生管理上,秦京茹说什么就得是什么。

这不嘛,李学武洗漱完去一楼房间换了睡衣,这才上楼看的顾宁母子。

“儿子,你现在可牛了!”

李学武蹲在床边看着儿子吃饭,笑着说道:“你爹现在见你都得沐浴更衣,就差焚香祷告三叩首了!”

“去——!有点正型没有~”

听着他不着调的话,顾宁嗔着踢了他一下,道:“等会儿再来看”。

“顾宁!没这么欺负人的!”

李学武很是抱委屈地说道:“进屋先洗手,上楼先更衣,看孩子还得排队等时间,这是我儿子!”

“那现在给你”

顾宁撇了撇嘴角,道:“来,抱走,你去喂他”。

“威胁我是吧?你当我没辙了是吧!”

李学武抻了抻身上的睡衣,掀开衣服道:“来,儿子,吃爸这个,硬咗!”

“去~去~去~怎么那么贫啊!”

顾宁好气又好笑地推了他一把,道:“你在单位也这幅德行?”

“在单位要还是这样,人家就拿我当疯子了”

李学武又蹲在了儿子旁边看着他吃饭,嘴里说道:“可在家要还是单位那副模样,我就真疯了”。

他主动拉着顾宁的手,摸了摸儿子肉肉的屁股,满足地说道:“无论在单位有多辛苦,只要回到家,看着你,看着闺女和儿子,我这一身的疲惫就都烟消云散了”。

“咦——你又开始这样是吧”

顾宁就见不得李学武给她煽情,这坏人嘴都能把死人说活了,真叫他说下去,只会是自己抹眼泪,他屁事没有。

典型的走嘴不走心,才不让他说呢。

李学武忍不住又捏了捏儿子的屁股,软软的,好像小皮球。

李宁正在吃饭,不满被他打扰,小胳膊挥舞了一下,小腿儿蹬了蹬。

月科里的孩子吃了睡,睡了吃,不给吃就哭,不让睡也哭。

所以你看他现在瞅你基本上是没啥直观印象的,眼睛和大脑器官都没发育好,但嗅觉很灵敏。

直等顾宁喂完了孩子,李学武紧忙便接过去抱了哄着。

有李姝给弟弟打底儿,李学武哄起孩子来倒是得心应手。

从医院回来,李学武基本上每天都会抱他,哄他,李宁好像也习惯了他身上的气味,趴在他身上就能睡着。

都说婴儿在父亲的臂弯里最有安全感,睡得最踏实。

李学武自己的感受,应该跟男性骨骼宽大,抱孩子更有力量,持续稳重的拥抱环境下,才让婴儿觉得舒服。

不过跟身上的气味也有关系,他说要不认你,就绝对不让你抱。

刘茵便叫孙子给弄伤心了,丈母娘她们走后,母亲是来住过几天的。

就怕顾宁第一个孩子不知道如何照顾,特别上心地来帮看带孩子。

可就奇了怪了,这家里顾宁能抱能哄,李学武能抱能哄,就连秦京茹都能哄他睡觉,唯独奶奶刘茵不成。

白天都还好说,短暂的苏醒时间里刘茵逗着哄着都开心,可一旦困了要睡觉,就是不在奶奶身上待。

刘茵是又伤心又好气哦,轻轻拍着孙子的屁股埋怨说,是不是奶奶给气受了,偷偷打孩子了。

李学武和顾宁听了都有些尴尬,这话其实是反话,刘茵也不是说给他们听的。

可是儿子不亲近奶奶总叫两人有些不好意思,好像做错了什么事似的。

尤其是半夜,原本李学武是住在客房的,母亲和顾宁住在主卧。

夜里孩子饿醒了要吃饭,吃完饭哄睡着的时候,只能是顾宁一个人,刘茵想帮忙都不成。

最后没办法,刘茵哭笑不得地回了四合院。

秦京茹笑着说刘婶身上有李唐的气味,可能李宁不喜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么,李学武思来想去也琢磨不清楚,只能接受这一悖论了。

难道小哥俩从小就开始结下了不合的缘分?

顾宁生产,李宁还小,秦京茹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一家子,所以李姝只能去了奶奶家。

有的时候李学武会去接她回家来住一晚上,早晨再送她过去。

李姝最初还比较担心妈妈,后来知道有小弟弟了,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