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宁代父出征,早已名扬天下,又为萧谌拿下冀州,萧谌的势力,今之天下,只居于曹根之下。
萧宁的丰功伟业,声名显赫,现如今,但凡长脑子的人都不会将萧宁视为等闲之辈。
冀州世族们总有不信唐师和宋辞的人,对于两人拿萧宁一个小娘子当回事,明面上不敢多言,背地里,没少对萧宁做的是指手画脚。
唐师和宋辞收到萧宁点明,集思广益,通力合作以定青州的帖子。外头的风言风语,两人亦有耳闻,心知萧宁欲借此机会,让冀州世族睁大眼睛看看她的本事。
心里暗骂一群本事不大,小瞧人最擅长的人,自讨苦吃,自取其辱。
不过萧宁既然有心整治冀州世族,两人既然早就选定了萧宁,必须捧场。
饶是宋辞有那么一刻存了旁的心思,最后衡量雍州的实力,再加上一个唐师,终究选择和唐师一般站在萧宁那一边。
是以萧宁设宴的一日,早早两人便到了,在萧宁的府门前下车看到彼此的那一刻,不约而同的作一揖,看着彼此露出了一抹笑容。
“宋公。”
“唐公。”
客气而有礼的问候,恍若之前所有的算计都烟消云散,他们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此言不虚,两人最终都默契的选择了雍州,并且接受了雍州执掌冀州。
这样一来,两家的情况和从前无二。
不,还是有所区别的。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如果想在今后的天下占得一席之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选择雍州,选择萧氏,也就意味着将来的他们争的是萧氏集团中的地位。
很明显,现在唐师略占上风。
“唐公,宋公。”萧宁早早派人在门口相迎,崔攸和明鉴远远看到两人下马,一眼便瞧见两人都有话说,故而谁也没有上去打扰。
感觉时候差不多,这才缓缓行来,也算打破了两人可能的尴尬。
“明先生,崔郎君。”既然以萧氏为主,萧宁如何称呼身边的人,其他人也跟着一般称呼。
崔攸年幼,能得两人正眼相看,多赖萧宁对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