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萧宁挑起眉头道:“若是诸位以十数人都自愧不如宁,便罢了。”
尚未比试就认输,十数人比不上一个萧宁,这传出去,他们还用做人吗?
“依公主所言。”被人架到了火上烤,这个时候除了大大方方的接受,凭本事教训萧宁,他们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很显然是没有的。
十数人都打起了精神,无声地提醒身边的兄弟,从现在开始,绝对要赢!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萧宁于此时再次念出,诗是好诗,谁人能不赞,而内容落在他们的耳朵里,七嘴八舌的讨论这究竟出自何处,无人知道。
吸气吐气。如此气势磅礴的诗,更是阅尽沧桑,有心报效家国,终是因年华老去,怕是无法再为国尽心的诗,与萧宁这年纪完全不符,断不可能是萧宁所作。
那这诗的出处,他们道不出来,便是他们输了!
一回可以说是萧宁运气好,这第二回 ,立刻引起人的重视了。
“敢问公主,此诗何人所作?”诗是好诗,出自萧宁出口,这纵然不是件好事,但他们也不能完全否认!
“辛弃疾的破阵子。”萧宁再答来,这个名字在场的人闻所未闻!
一群人的脸色瞬间沉下来,有人再也忍不住地问:“莫不是公主现场所作?”
萧宁道:“非我所作。不过若是阁下认定是我所作,凭这首诗要你们自打一记耳光,你们不服?”
书读太得少这嘲讽的话,萧宁说过一回了,现在倒是不急于揭人伤疤。好戏才上场!
这一诗一词,截然不同的风格,萧宁这阅历,她也做不出这等好诗。
不认不服,难道还想让他们自己认了连诗都做得不如萧宁不成?
“诸位可以轻轻地打。”萧宁甚是好说话,但这无形的提醒他们,输了输不起,打脸也打得不尽心,只管把天下人都当成傻子的可劲忽悠吧。
md!
真心被气得不轻的人暗暗骂着,偏又无法反驳!谁人不知各自的事,就他们这些人,哪一个曾加一指于自己之身。打一个耳光不好不打,要是继续打下去,他们的脸还往哪儿搁?
萧宁让他们自己掂量,究竟要如何行事,要知道他们这些人里有多少是想浑水摸鱼的?
鱼摸不着,反而被人指出,这么的情况下,他们还敢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