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2 / 2)

在第三步兵军前方不远的地方,一大堆发动机发出令人头晕目眩的噪音,那里是装甲军两个机械化师的集结地点。摩托车这种看似简单的工具有着比坦克低许多的故障率,4000多辆摩托车只有不到100辆发生故障,即使发生故障的也能够在很多的时间内修好,因此它们被德军士兵们亲切地称为“温和的骡子”。

头发被风吹得杂乱不堪的斯特凡下士正在摆弄着他的“火鸟”机枪,这种气冷轻机枪有着可以与重机枪媲美的射速,然而枪管容易发热是它最大的缺憾,因此斯特凡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随身携带的那两根可更换枪管,他一直认为冬天才是使用这种武器的最好季节,因为寒风和大雪是很好的冷却剂。

作为摩托车上的机枪手,斯特凡平时免去了许多步行的劳累,但是在摩托车上颠簸半天也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如果碰上糟糕的天气那就更加令人抑郁了。之前在东普鲁士与俄军的战斗给斯特凡和他的同伴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马祖湖区那些纷纷扬扬落下的树叶和比树叶坠落得更快的俄军骑兵、因斯特峡口前面围追堵截俄军士兵以及后来的贡比南之役,无一不在证明摩托车加机枪是一种具有强大攻击力和移动力的武器,然而它们的防御力也特别突出的弱,连对方的步枪子弹都无法抵挡,使得机械化步兵师摩托车战损率远远高于坦克和装甲车部队。

“下士,祝你好运!”

斯特凡抬起头,他的搭档正一脸微笑地伸出右手,年轻的摩托车手将挡风眼镜挂在脖子上,那支长长的毛瑟步枪则斜斜地挎在背上。

“你也一样!”斯特凡用力地与对方击了一下掌,也许不久之后他们就将阴阳相隔,或许一同前往天国报道。

当太阳移动到已经在西面不用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时,1发红色的信号弹冉冉从地面升起。已经将所有炸弹和子弹倾泻完毕的弗里茨上尉和其他飞行员们、蒂莫中尉和其他187辆正在发动的坦克上的坦克手们、因格少校和他1250名士兵、斯特凡和其他9522名摩托车兵、辰天、奥尔格、霍夫曼、装甲军和第3步兵军其他即将进入战斗的德军官兵,每个人都默默地在胸前划上一个十字,祈祷好运能够眷顾勇敢的人……

第三十七章 重现辉煌

啪!

咯!咔!

一颗澄黄色的子弹壳蹦出枪膛,无声无息地坠落,在泥土地面上轻轻弹起、落下,接着一只皮靴从上面踏过,它的身体被深深的压入沙土之中,最后静静地躺在那里。

直到许久之后……

“妈妈,妈妈!快来看啊!我捡到一颗子弹壳!”蹲在地上的小男孩一头漂亮的金发,他手里拿着一颗浑身泥污的子弹壳,是曼利黑尔1895式或者毛瑟1898式步枪的792毫米子弹,还是莫辛1891式步枪的762毫米子弹,小男孩并不在意。

“哈拉德!走吧!天快要下雨了!”包着头巾的年轻村妇站在远处喊着自己的小孩,一大块乌云悄然将大地覆盖在一片灰暗之中。很快,一小点一小点的雨滴飘落,轻轻地打在翠绿的小草叶子上;风吹在大片大片的草地上,拂起一波波绿色的浪涛。

小男孩将弹壳放进口袋里,快步跑到那个妇女身旁,牵着妈妈的手离开了。

对于波兰人来说,那个日子并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不过是换了一班侵略者而已。

那一天,属于奥匈帝国和德意志的士兵们,他们的光芒曾经那样夺目……

1914年9月28日,夏末酷热的下午。

“前进!”奥匈帝国的士兵们踩着轻快的步点缓缓前进着,长长的刺刀斜斜地指向前方。

在士兵们侧后方,德制马克沁重机枪拼命喷射着792毫米的子弹,一排排穿着深蓝军服的奥军士兵趴在地上,将他们的步枪架在一个个十几厘米高的小土堆上,不断扣动扳机、拉动枪拴,为同伴提供火力掩护的同时,也将一颗颗子弹射向对面的俄国士兵。

前进中的奥军士兵用冷漠的眼神看着对面同样列队前进的俄军士兵,奥地利军官们一次次发出命令,奥军队列也一次次作出短暂的停顿:最前方一排士兵单膝跪地,第二派士兵站着举枪,两排一同射击之后,后排的士兵井然有序地从他们之间穿过,整个队列又开始缓缓前进。

在战场后方,奥军炮兵们忙碌地将一发发炮弹塞进大炮,紧接着在军官的呐喊中拉动炮绳。许多大炮不约而同的猛然后退,一波又一波炮弹便呼啸着冲向对面的俄国人,用力地将弹片甩向周围的俄军士兵;相比之下,在德军飞机空袭后,俄军炮兵的反击变得零星而无力。

一排排俄军士兵停止前进,士兵们分两队开始轮番向靠近中的奥军士兵射击。在几乎能够看清对方容貌的距离上,奥军士兵一个个直直地倒下,但是蓝色的方阵仍在无所畏惧地前进着,直到他们的军官再次下达射击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