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页(1 / 2)

他的先头部队——3个侦察坦克营和4个快速装甲营在维也纳西面10公里处一分为二,一部由此绕向城北、一部绕向城南,装甲军的第2装甲师归属北路部队,第3装甲师编入南路部队,两路人马最终将在维也纳城东10公里处再次会合。

在装甲部队后面,迪姆林的步兵将紧紧跟随,相应的,他们也将分成两部分从维也纳南北并进,这样的意图显而易见——给维也纳来一个大大的“金钟罩”。

由于连夜行军,艾内姆的步兵暂时留在维也纳城西休整待命。

当然,这样一个策略显然不是弗莱明和迪姆林、艾内姆三位将军临时决定的,这是陆军统帅部闪电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考虑到维也纳对于整个奥匈帝国的意义,加上老奥皇刚刚去世,现在就强行突入维也纳市区难免激起民愤。

统帅部的考虑是如果维也纳妥协,奥地利今后将被当作一个自治行省来对待,如果奥地利政府宁死不屈,那就割据奥地利的重要工业区和沿海地区,让残存的奥地利成为一个没有沿海与重工业的内陆小国。

1916年2月4日下午2时,德军的两支地面部队在维也纳城东会合,一个以维也纳为中心、半径将近20公里的巨大包围圈正式形成,被20余万德军包围的是维也纳上百万人口和40多个国家的外交官员,当然,还有奥匈帝国中央政府、奥地利政府的大批政要。不过,根据来自维也纳的可靠消息,奥地利陆军总参谋长康德拉男爵、奥匈帝国海军总司令安东·豪斯上将等将领在德军合围之前就已经乘车离开。

此外,地中海的形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驻扎在普拉军港、塔兰托军港和阿尔赫拉西斯港的奥匈帝国海军已经开始行动,尤其是位于奥匈帝国本土的普拉军港,不仅宣布对外封闭,驻泊在内的大大小小百余艘战舰更是全部生火待命,三支由轻巡洋舰、驱逐舰和扫雷艇组成的警戒舰队更是在港口附近来回巡弋。

第四十五章 齐柏林神话

用地面部队合围维也纳并不是德国陆军统帅部的全部计划,以大量军队包围维也纳的确能够给城内的官员和居民带去声势上的威慑,但效果最好的办法,是“声色”并用!

为此,德国陆军统帅部将特地为奥地利人准备了一场超级大戏。在德国陆军入侵奥地利和波希米亚之后,德国工程部队在罗森海姆周边连夜忙碌,直到行动的前一天,工程才算完工,他们一共修建了33个中大型临时飞艇基地,足够供400艘齐柏林飞艇停靠!

然而,陆军部将所有家底搜出来也只能凑到125艘各式飞艇,于是至高无上的德皇陛下大笔一挥,空军部和海军部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到行动的前一天,在德奥边境这一侧的罗森海姆周边一共聚集了382艘飞艇,其中155艘是大型和超大型齐柏林飞艇。

一时间,罗森海姆成了空中巨人的王国!

一个星期以来,德国几家大型印刷厂连夜加班,好歹赶在行动之前将5千万份传单印制出来,这些传单足足用了42个火车皮才运到罗森海姆来,到2月4日出发前,每艘飞艇的弹舱里都装满了这种传单,即便如此,最终也只装了全部传单的一半!

上午8点,天已大亮,随着预定时间的到来,一艘又一艘飞艇解开系在地面的缆绳,罗森海姆的中低空顿时“乌云密布”。由于飞艇数量众多而且个个身躯庞大,为了确保安全,这382艘飞艇分成11批起飞,每批驶出一两公里之后,后一批才开始升空,而且,谨慎的德国人还为不同批次的飞艇预先设定了飞行高度,从400米到3000米不等。

这样,一波又一波的飞艇直到上午11点才全部离开罗森海姆。这时,最先出发的飞艇已经飞过了奥地利的林茨。

为了让这样一个“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心理攻势”达到最佳效果,辰天和他的宣传战专家、飞艇战专家一致认为应该让这些飞艇铺天盖地的飞过维也纳,最好是能产生“遮天蔽日”的奇景。于是,先出发的飞艇一开始速度较慢,等各批次飞艇逐渐拉近距离之后,它们逐渐组成预定的编队,然后才以相同的40公里时速向东飞去。

一路上,目睹这个场面的人无不目瞪口呆。要知道,通常一艘飞艇长度达到120-250米,直径15-30米,横截面积少说也有1500平方米,近400艘飞艇分成不同梯次与高度,整个编队将形成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巨大“乌云”!加上高度较低、单个飞艇体积庞大,以及那些飞艇的灰色涂装,普通人一下看过去难免误以为是外星人入侵了!

即便是沿途行军的德军官兵,咋一看到这个情景也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长长的行军队列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每个人都仰头观望着这令人咋舌的景象,成千上万人居然没有发出一点声音,耳边只有飞艇发动机发出的轻微嗡嗡声。

根据德国陆军统帅部的安排,庞大飞艇编队从出发、行驶到投发传单,全程有数十位随军记者进行拍摄,而且还邀请了美、日、土等国的记者同行,并专门安排了5台摄影机进行近景、远景拍摄。

在制定这个计划之前,辰天对自己的高级将领说:

“我不仅希望奥地利人因为恐惧而丧失抵抗的信心,更希望全世界看到这个伟大的场面!我们要制作一个专门的宣传片,将它送给各国大使,让他们带回国去给他们的政府和国民观看!我要他们意识到德意志帝国空中战列舰队的可怕,去追捧、去崇拜,去建造他们的飞艇部队!”

心理攻势、政治宣传,还有军事诱导,这一次飞艇行动注定将收获无数战果!

1916年2月4日下午3点,维也纳城东10余公里处,德国装甲集群第2装甲军临时指挥部。

“我们的飞艇部队还没到吗?”说着,弗莱明将军掏出怀表看看,“已经晚了一个小时呢!”

“将军,不必太过担心,上午的时候统帅部不是发来电报说飞艇部队已经出发,让我们做好配合准备吗?”弗莱明的副官提醒他,飞艇毕竟不比飞机,一阵大风就能让它们延迟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