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页(1 / 2)

午饭时间到了,德国飞艇编队扬长而去,却剩下百余艘奥匈舰只七零八落的散布在海面上,不少舰船还在燃烧冒烟,冰冷的海水中漂着碎木板、碎木块、救生圈、帆布、酒瓶和人的躯体。

“或许,我们该在远离海岸的地方行驶,这样德国人就不那么容易发现我们!”安东上将的参谋长提出自己的建议,他知道安东上将所担心的是燃料问题,所以接着补充道:“还可以让运输补给船从普拉军港拉煤出来,速度虽然慢一些,我们的军舰至少不用冒险停在码头上加煤!”

安东·豪斯上将此时脸色黑得可怕,仿佛刚刚被人狠狠打了一个耳光似的。参谋的建议原则上可行,但是他抬头,眯起眼睛,看到高空有两个黑点。

“我想,除非是云层或者风暴,否则它们会一直在那里监视我们!发报给普拉港,让运输船将燃料运过来,这样下去,再过两天我们的燃料也会耗尽的!”

“是!”在下去传达命令之前,参谋长也抬起眼睛,却因为阳光的关系什么也没看到。

午饭过后,奥匈舰队重新集结起来,安东上将把受伤较严重的舰船被编入新的第7纵队,以免影响其他舰船的机动力。

下午2点,从塔兰托开来的第2舰队与本土舰队会合,随着战列舰“联合力量”号、“圣波尔腾”号、“卡尔”号、“阿帕达”号和“穆劳”号以及3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的加入,安东·豪斯的实力顿时大增。

当德国航空部队一天内第二次来袭的时候,陆地上的康德拉男爵没有迟疑,他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传达给了海面上的奥匈舰队。

这一次,安东·豪斯早早让他的军舰加速到最高航速,在德国航空部队飞到他们头顶之前,7列纵队已经分散开来。

不幸的是,这一次飞来的并不是速度慢、轰炸精度低的飞艇部队,而是数量更为庞大的德国机群!

足足450架攻击机、轰炸机和鱼雷机分成3个梯次飞来,每个梯次分为30个5机编队,一个5机编队对付一艘小型舰只,两到三个5机编队对付一艘中型舰只,三到五个5机编队对付一艘战列舰。

这并不是人类历史上大编队集群与大编队战舰群的第一次相遇,在帕斯卡弗洛、在泰晤士河口,德国航空部队都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战斗刚一开始,奥匈舰队的旗舰“欧根亲王”号就被二十多架德国战机盯上了。只见其中2个5机编队从“欧根亲王”号上方呼啸而过,惹得“欧根亲王”号和附近几艘驱逐舰一阵猛烈的对空射击,然而他们的霰弹和机枪弹却总是差那些德国飞机一点距离。正当水兵们的精力被吸引到正上方的时候,一排5架德国鱼雷机却悄悄从“欧根亲王”号的右舷飞来。当“欧根亲王”号右舷上的防空火力重新调整到海面上时,那5架鱼雷机已经飞到距离战舰仅仅3000码的地方,它们下面的鱼雷每一枚似乎都在跃跃欲试。

“开火!快开火!”“欧根亲王”号上的防空指挥官几乎要急疯了,如果他的手下再不快一点,德国人的鱼雷将要将这艘2万吨的战列舰凿几个大口子了。

群炮轰鸣的声音和右舷升起的硝烟让这位心情极度紧张的指挥官情绪稍稍舒缓了一些,很快,飞射出去的霰弹和机枪弹在不远处的海面上激起无数水花和水柱,然而,那5架德国鱼雷机仍在向这边飞。

“持续射击!快!”

15秒之后,德国鱼雷机进逼到了2500码的距离,就在这个时候,它们忽然拉起机头攀升了。

“欧根亲王”号上的炮火并未停止,不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在大喊:

“鱼雷!鱼雷!右舷发现鱼雷!”

果然,海面上几道白色的水痕若隐若现。

第二章 绚烂之海

自从1866年英国工程师r·怀特黑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鱼雷之后,这种造价低廉、制造简单而且威力巨大的武器已经逐渐成为各国主力舰的恶梦。

据不完全统计,在1914年8月到1915年8月整整一年间,英、法、德、奥、意、日、土等交战国共有380艘军舰战沉,其中32艘是无畏或者前无畏级战列舰,被鱼雷击沉的军舰和战列舰数量分别达到150艘和24艘,分别占到总数量的395和75,虽然这些数据并不意味着鱼雷已经天下无敌,但至少符合其“战列舰杀手”的称号。

面对从2500码处飞驰而来的德国鱼雷,“欧根亲王”号上的水兵们顿时慌了手脚,有人继续操着副炮和机枪追射转向离去的德国鱼雷机,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武器就朝海面上射击,还有人朝左舷跑去。幸好,这艘战舰上的军官大都是勇敢而且训练有素的,他们一边尽力让水兵们镇定下来,一面组织人手用机关炮和机枪拦截海面上的鱼雷。

与此同时,正以18节航速行进的战舰也拼命转动它那庞大的身躯。5枚航速超过35节的鱼雷,2500码的距离,成功与失败的几率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