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页(2 / 2)

左翼集群指挥官,听起来贝当的职权很大,可想想贝当三周之前还只是法国陆军的一位军长,而且这个军只有1个步兵师和1个炮兵团,就不难了解贝当将军此时的情况了。在连续丢掉了盖兰、吕埃勒两处防线之后,贝当干脆放弃了加龙河和蒙德马桑退到距离巴约衲仅有60公里的达克斯,并让手中剩余的7万士兵趁着德军赶到前的间隙依山修筑防御工事——这里已经是比利牛斯山脉的山脚了。

手中尽管还有7万士兵,贝当将军还是倍感唏嘘,因为这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是临时编入陆军的预备兵员,他们当中许多人虽然参加过1914年的战争,可临时编练起来对于自己的长官和同伴都还十分陌生,而且装备和弹药也十分缺乏,唯一可以令人宽慰的是在这些士兵身上几乎看不到上一次战争失利的阴影,在政府的宣传之下,每个人都积极备战,誓于德寇死战到底。

至于这最后一条防线的地理位置,贝当觉得依靠比利牛斯山会比依靠大海安全得多,因为在德军拉开入侵序幕之后,德国北海舰队和大西洋舰队的4艘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亲王”号便带着一群轻型舰只侵入比斯开湾,并对沿岸设防的法国港口进行猛烈的炮击和轰炸,此前法国海军虽然在巴约衲港外大量布雷,并用沉船堵塞港口航道,但这并不足以使海岸线成为安全的腹背。

与此同时,强大的德国地中海舰队正在炮击马赛、土伦等港口,鉴于目前糟糕的局势,法国政府的主样成员已经退到位于山区的米亚斯,在右翼集群被德军围歼之后,贝当这一路已经成为法国最后的希望。

收到法国总统普恩加、总理克列孟梭的慰勉信和陆军部的晋升令的时候,贝当将军的心情并没有哪怕一丝的高兴,因为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这要比他预期的快一天时间。要知道这几天时不时就下场阵雨,可惜贝当小视了德国人的速度,尤其是德国装甲部队在加龙河南岸的这一大片平原区域的行军速度。

情况既已如此,贝当也只好硬着头皮面对德军即将开始的进攻。

第一天,德国人依旧只派出飞机和飞艇前来轰炸和扫射,这种空中打击在此前几天已经让法军士兵构筑防线的速度和积极性大受打击,对方大兵压境时更是令人烦躁。法军防空部队每天仍能击落两到三架德国飞机,可是每天只增不减的德国集群越来越让人感到希望渺茫,每当有德国飞机被击落的时候,法军阵地上还是能够听到士兵的欢呼,只是这种欢呼每天都在减弱。

第二天,在出动三个批次的飞机进行空袭之后,古德里安将自己的装甲部队分为前后三队,第1队列阵前,由160辆iii号坦克、60辆石头iib型坦克组成,战斗开始后排成6个突击横队向法军阵地推进,头20发炮弹装填穿甲弹,专打法军阵地上的反坦克炮堡垒和机枪堡垒;第2队列阵中,由86辆iii号坦克、63辆装备120毫米迫击炮的装甲战斗车组成,战斗开始后徐徐推进并负责压制法军火力,头20发炮弹装填普通榴弹,以法军战壕为目标进行射击;第3队列阵后,由石头iic、石头iid型坦克、装甲运兵车组成,在原地等待进攻命令。此外,装甲部队之后还有120门大炮提供远距离火力支援。

面对这个奇怪的阵势,贝当思索了几分钟之后,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失败的无奈。

第十九章 追猎邱吉尔(1)

在2年以前,英国国王出现在一艘7500吨级的巡洋舰的首航仪式上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然而在2年后的今天,流亡英国政府海军的“邱吉尔”号巡洋舰却吸引了爱德华八世和大批内阁前来观礼,正所谓是时过境迁,场面虽然隆重,却处处透着一种没落的悲哀。

穿着纯白军服的海军官兵们表情严肃的排列在“邱吉尔”号前甲板和舰舷通道上聆听圣谕,然后是“继承大英帝国海军的光荣传统”、“为国家而战、为荣誉而战”诸如此类的宣言,接着在轰鸣的礼炮声中,这艘体形修长、被涂成纯白的巡洋舰缓缓驶离加拿大的贝科莫港,开始了自己的处女航。

对于“邱吉尔”号上的418名舰员来说,不幸的是这艘被英国流亡政府冠以“复兴”、“崛起”的巡洋舰早已被德国间谍盯上了,就在它刚刚离开加拿大领海的时候,一条无线电波将这个重要情报送到了柏林。

“一定要将流亡英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的希望扼杀在摇篮中!”在法国前线巡视的德皇亲自向海军部下达指示,不仅不能让“邱吉尔”号给德国的大西洋航线带来损失和恐慌,更要给那些打算用海上袭运战来和德国对抗的痴人们当头棒喝。

因为此前屡屡发生的货轮遭袭事件,德国海军自战争以来在国民心目中形成的光辉形象已经大打折扣,海军部的将领们本来就憋着一口气,得到德皇的指示之后,他们立即成立了一个特别参谋组,专门负责绞杀“邱吉尔”号。

5月9日,正在墨西哥撤离侨民的德国远洋舰队只留下战列舰“凯瑟林”号、“奥斯特弗里斯兰”号和运输船队继续侨民撤离工作,战列巡洋舰“吕佐夫”率领轻巡洋舰“伏尔肯”号、“萨顿”号、驱逐舰“费那兰德”号、“阿尔瑟特”号和补给船“巴德”组成第一特遣分队由墨西哥湾进入大西洋海区。

同一天,正在大西洋海域巡弋的德国第3潜艇支队奉命前往亚速尔群岛附近海域搜索,这12艘潜艇组成针对“丘吉尔”号的第二特遣分队。

5月10日,由战列巡洋舰“得弗林格”号、轻巡洋舰“布姆”号、“罗维茨”号、“里诺”号和水上飞机航母“鲁娜”号、补给船“格伦伯”号组成的第三特遣分队从英国帕斯卡弗洛从发由东进入大西洋。先期出发的还有4艘海军齐柏林飞艇,它们组成的搜索分队将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对大西洋西北部进行大范围搜索。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德国海运部并未向大西洋航线上的德国商船发去警报,只通过密电提醒这条航线上的g511护航船队注意警戒。

网已撒开,摆在德国海军面前的最大难题,是“邱吉尔”号究竟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在广袤的大西洋上。

此时,英国海军准将福克斯和他的船员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德国人针对他们的积极部署。在此之前,英国袭击舰每次出港基本上都能满载而归,对于这支效忠爱德华八世的海军来说,想要取得更多战果的阻碍并不是他们的对手德国海军或是那些德国商船,而是他们自身实力限制了他们袭击的次数和距离。

在本土沦陷之前,英国王室、政府和民间的大量财富都转移到了加拿大,但是他们曾经引以为豪的船厂却没能转移到加拿大来,许多装运器械、机床的货轮不是被德国潜艇击沉了就是被德国水面舰艇所俘获,反而是装运平民和贵重物品的邮轮能够时不时的穿过德国海军的封锁线——这显然得益于德国海军的“仁慈”。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人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同德国签署了一项德国海军不得攻击北美港口的备忘录,这让英国流亡政府和加拿大抓住了一根粗大的救命稻草,因为加上从印度调来的殖民军以及新征募的加拿大军队,他们可以用来包围加拿大的军队一共才30万人,而且装备物资奇缺、士气非常低落。

防卫问题解决了,爱德华八世政府却发现他们掌握的海军只有区区几艘破旧的舰只,唯一一艘战列舰“无畏”号战列舰已经成为他们最后的精神支柱,作为10年前服役的第一艘无畏级战列舰,它的火力、装甲、航速在后辈居然面前不落下风,不能不说是英国船舶技术的精华所在。然而,在战争中吃足了苦头的英国海军将领们说什么也不让“无畏”号单独挑战强大的德国海军,更不远让它到大西洋上打袭击战,因为那“势必将德国海军的战列舰队引到大西洋上来”。所以,自从1915年之后,这艘装备10门305毫米大炮的22万吨巨舰就只能静静停泊在加拿大东部的港口里,天气好的时候才能偶而到近海活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