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俄国的首都区仍旧承受着巨大的空袭压力,大半个圣彼得堡市区都被德国人的高爆航空炸弹夷平,不说工业、经济、交通陷入停滞状态,就连基本的生活条件也无法维持大,于是多数居民选择了连夜出逃,女皇虽没有宣布将政府前往更加安全的东部地区,但是她的临时官邸却转移到了偏僻的郊区,而政府官员则大都开始往莫斯科迁。
太阳刚刚升起,12个波兰师、5个非洲殖民师、3个德国本土师、3个匈牙利师、2个罗马尼亚师对索科洛夫防线发动了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地面攻击,大批步兵在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8处非“刺猬”点向俄军纵身推进,德国空军则出动了上千架战机为地面部队保驾护航,在上午的时候,联军的进攻还时分顺利,大多数部队都如期向俄军纵深推进了3-4公里,尤其是隶属于德国波兰集群的波兰第2轻装甲师,4个小时之内竞连续突破俄军的五处野战工事直逼乌克兰重镇科韦利。
坐镇基辅的索科洛夫并不是泛泛之辈,他很快盯住了这支冒进的轻装甲部队,于是连连调兵遣将,首先用3个坦克营、3个反坦克炮营和2万多名步兵封堵防线上的缺口,随后调集300余门火炮围攻被封住退路的波兰人,1个独立坦克旅和2个骑兵师紧接着以穿插作战的方式猛击对手,到了下午4点,波兰第2轻装甲师已经损失了超过13的兵力和装备,一场漂亮的围歼战眼看就要完成。就在这个时候,德国空军出手了,在整整一个混合联队的火力支援下,波兰人得以从俄军防线的一个缺口狼狈撤退,但仍有2000多名士兵和大量装备成为俄军的首批战利品。
在索科洛夫防线的其他地方,相同的情况也在同一个下午出现,德军原本凌厉的攻势居然被俄军的猛烈反击所遏制,经过一个下午的奋战和上半夜的夜袭,俄军居然夺回了白天失去的全部阵地,俄国南方集团军群从上到下无不是士气大震。反观联军一方,损兵折将近3万人不说,开战以来的第一次攻势就这样失败了,非德国本土部队尤其是损失最为惨重的波兰部队士气跌落了不少,其中波兰第2轻装甲师算是被打残了,他们很快退回后方,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休整和补充才重新恢复了战斗力。
消息很快传回圣彼得堡,女皇大悦,下令嘉奖索科洛夫在内的众有功将领,并鼓励南方集团军群再接再厉,争取御敌于国门之外。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以德国为首的联军又发动了三次很不成功的进攻,不可一世的德国仿佛被一条浅浅的俄国版哈德良长城给挡住了。另一方面,俄军统帅部终于作出增兵南线的决定,超过30个步兵师陆续通过铁路赶往索科洛夫防线,士气高涨的俄军官兵不顾德军空袭积极修复和加固这条“坚不可摧”的防线,直到德军突然间开始大规模空袭白俄罗斯、乌克兰的铁路枢纽、车站、公路等交通设施。
第十五章 使坏
“俄国人终于增兵前线了,真好的耐心!我们可是花费了超过5万人的代价!”
华沙的德军前线总指挥部里,一位穿着灰色陆军元帅服的中年人独自感慨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叠刚刚从前线转送来的重要文件。
“呵,那些不过是波兰炮灰,而且我坚信这笔交易是物超所值的!俄国人从头到脚都是极为惧怕在边境地区消耗大量兵力的,那样他们便失去了利用广阔地域打消耗战的最大资本,别看他们人口多,可是最精锐的就是这几十个师了!”这时说话的这位上嘴唇留着一撇乌黑整齐的胡子,正是这个小小造型在最近十几年风靡整个欧洲,许多崇拜者都争相刮去下巴的胡须只留这么一撇,具有如此魅力的当今也就辰天一人了。
“可他们终究还是受不住小小胜利的诱惑,不是么?”此前那位人到中年的元帅面相看起来很是平和,但对于敌人来说,这平和之下藏着的竞是可怕的力量。
“嗯哼!换了是我,指不定也会上你的当呢!”辰天笑着说道,“不过有一点哦,你看俄国人的统帅都频繁的出现在前线阵地上,而我们的元帅大人呢?却还在波兰自在的吹着风扇,这叫什么?差距啊!很大的差距啊!”
“陛下不是很欣赏一句中国的古话么?”奥利不慌不忙的回答到,“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算算华沙距离前线远没有1千公里吧,看来我得搬到北海去才成!”
辰天郑重其事的告诉奥利,“中国人的1里可只有500米,千里就是500公里,等这次战役结束之后,我们的军队就该狂飚急进了!到时候有你赶路的时候!”
“嗯,这么说来我也该早点做好准备了!”奥利稍稍挪动了下他那中年发福的身躯,不得不说,这么热的夏天在烈日下奔波的确是很辛苦的,可是没有办法,谁让他是主导这场战局的德军前线总指挥呢?
两个私交甚密的好友正交谈着,一位侍从官却面色严峻的拿着一份电报走进来。当然了,两位见惯了大世面的人物并不会因此而感到忐忑不安,他们只是暂时停止了交谈。
“陛下,这是从柏林发来的密电!”
侍从官没有提及奥利这位元帅,那也意味着电报是专门给辰天的,只有他允许了,包括奥利在内的其他人才有看的资格。
辰天接过电报,一句并不雅观的话竟脱口而出:“噢,该死的日本人!太可恶了!”
仔仔细细看过电报上的每一个用词之后,辰天才将它递给奥利。
原来,猥琐的日本人又趁德国打仗的时候行动了,而且这一次的目标成了他们千数千年来的邻邦中国!中国虽是日本垂涎已久的猎物,但此前一直有德日俄三国的协约阻拦着,日本政府没敢明目张胆的侵略中国,可是现在德俄交战无暇顾及其他,这正是发动侵略战争的最佳时机,日本人又岂会放过?
1928年的中国显然还没有和日本全面对抗的能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仅仅一年的时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仍在继续,奉军作战不利连连败退,张作霖准备退守关外,而日本与这位奉系军阀头子之间的关系也因为他不肯接受“卖国”要求而逐渐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