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不必着急,这库叶岛虽然地处寒北,风景倒也别有风味,至于将军和手下的归期,那恐怕不是你我可以决定的!”
立野想了想,事实也的确如此,于是换了一个他更加感兴趣的话题。
“将军,说来实在惭愧,在下落水之后便失去了知觉,此后的战局竟茫然不知,还望将军慷慨相告!”
“噢,这个啊!”施佩瞧了自己面前这位日本中将一眼,思索了一会儿,这才告诉他,他的舰队只有区区几艘驱逐舰得以逃脱,“长门”直接被鱼雷炸沉,“陆奥”号因为水雷和鱼雷而遭到重创,天亮之后被德国轰炸机击沉,“香取”、“鹿岛”两舰在德国轰炸机群出现之前均已沉没,处于缓慢行驶状态的“天城”、“赤城”在天明时分遭到德国轰炸机和潜艇的轮番攻击,最终也未能逃脱倾覆的命运。最悲壮的当属“淡路”号,尽管大火使得这艘航母的飞行甲板已经无法再起降飞机,但舰员们直到最后一刻仍在使用舰炮与德国轰炸机作战,真可谓是“战至最后一人”,该舰也是立野舰队7艘主力舰中最后沉没的一艘。直到“淡路”号沉没后半个小时,从北海道起飞的日本陆军战机才赶到战场,但他们的出现根本于事无补,反而将一艘正在搜救落水者的德国驱逐舰击沉,这直接造成了一百多名德军官兵和数量更多的日军官兵在冰冷的海水中冻死冻伤。最终,施佩舰队的驱逐舰一共救起两千多名落水的日军官兵,这其中就包括立野德治郎本人。
听完施佩的叙述,立野半晌说不出一句话,而他回过神来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将手中的白兰地一口全闷。
“将军的谋略令人佩服!但,敢问将军的舰队是如何通过宗谷海峡进入这阿尼瓦湾的?”
施佩诡异一笑,道:“这很简单,贵国虽然在北海道部署了不少战机,宗谷海峡中也有潜艇潜伏,但那已经是过去式了!”
“过去式……”立野瞪大了双眼,他知道这个词意味着什么,看来,由于自己的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德军才得以在库叶岛方向上发动强有力的海空反击。如此一来,大本营跨海登陆库叶岛的计划肯定是要往后推迟了。
看立野那失魂落魄的样子,施佩善意的劝解到:“即便是拿破仑皇帝那种军事天才也难免遇到滑铁卢,因此还望将军看开一些!我想等到战争结束之时,将军还是能够重回故土与家人团聚的!”
立野彻底沉默了。
两天之后,立野德治郎留下一封诀别信,在库叶岛南部的战俘营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日本第3舰队遭到覆灭性的打击之后,日本举国上下大为震惊,日军很快从本州和四国调集航空力量,并于1月中旬开始对库叶岛南部诸港及军事基地发动猛烈空袭,施佩舰队所在的科尔萨科夫港自然成了日军的重点攻击目标,由于封冻而行动受限的战舰显得极为被动,“恺撒·巴巴罗萨”号连遭重创后干脆坐沉浅底当作浮动炮台使用,战巡“萨洛尼卡”号、航母“格奥尔格”号也遭受不同程度的创伤,幸好驻守库叶岛的德国空军和防空部队凭借相对充足的战略纵深和有效的雷达警戒一次次粉碎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在损失了近400架战机之后,日军终于无法支撑这种消耗巨大的“复仇之战”,在草草宣布“大捷”之后,日军在1月底停止了大规模空袭,不久之后更是连小规模空袭也干脆停止了。
不过,日军在这段时间仍然在北海道以及本州北部地区征集船只,开春之后发动跨海攻击看来已是势在必行的,而驻守佐世保的日本第1舰队也分出一部分战舰组成新的第3舰队北上增援。不可否认,这时的日军在远东仍旧占据相当大的优势,但立野舰队的覆灭和施佩舰队的成功转移为德军今后的作战行动埋下了伏笔。
1月25日,由德国、不列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联盟舰队誓师远征,由于智利的参战,联盟舰队将以智利为前沿基地发动南太平洋攻势。
与此同时,德国太平洋第3、第4舰队宣布组建,两支舰队将分别从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击,分别攻取阿留申群岛和夏威夷群岛,10万海军陆战队员也已经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完成集结和休整,他们将成为德军在太平洋上进行登陆作战当仁不让的主力。
2月初,德国皇储安德雷斯以陆军见习参谋的身份抵达位于孟买的德土联军指挥部报到,在集结22万土耳其军队、31万德国军队和近20万印度辅助部队之后,联军开始日控的印度联合王国推进,德土联合舰队也开始在孟加拉湾展开攻势。
从地图上看,这三路军队虽然一时间还不能威胁到日本本土,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正在逐步紧缩,并将最终成为勒紧日本人脖子的死亡之圈。
第五十五章 “元首”出场
“光荣的德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并不是大块头的天下,只要你勇气与智慧并重,只要你敢于挑战艰险,只要你有一技之长,那么就来报名吧!这里将成为你英雄之路的起点,母亲将以你为荣!”
这是一张在德国各城镇街道告示牌上都能够看到的征召启事,正是这样一张寥寥数语的告示将数以百万计的适龄青年、预备役和退役官兵吸引到德国海军陆战队的征兵站,而最终通过审核和筛选留在这支精锐部队的,仅有25万6千人,淘汰率高达九成!
今年刚刚年满40岁的阿道夫·希特勒原本是奥地利人,1914年的时候就以志愿兵的身份加入巴伐利亚军队并参加了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以陆军下士军衔担任团队传令兵。在法国战场上,由当时的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指挥的巴伐利亚军团表现不俗,阿道夫也因为自己英勇获得了两枚铁十字勋章,这样的功勋在普通士官中并不多见。
在随后的英伦战役中,巴伐利亚军团担任的是战略预备队的角色,因此阿道夫直到战役后期才随部队一同登陆英国,只可惜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机会投入到数百万人参加的大会战中,而是和英格兰游击队捉起了迷藏,在一次追剿游击队的作战行动中,阿道夫不幸受伤了。尽管不是伤得很重,但是等到他伤势恢复重新归队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
和绝大多数德国人一样,阿道夫为德国军队的伟大胜利而狂喜不已,当德国最痛恨的敌人一一倒下的时候,德国俨然已经获得了大半个欧洲的主导权。只是对于阿道夫来说,战争的胜利也就意味着退役,德国军队的规模迅速缩减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从350万人到150万人,奇迹并没有出现,阿道夫成了那200万人中的一员。
从常备军退役之后,阿道夫被编入巴伐利亚第3预备军,除去每年规定时间的预备役集结训练之外,他不得不为剩下的时间寻找出路。在那个时候,因为通过战争获得了大片的新殖民地,许多退役士兵都拿着退役津贴前往非洲淘金,阿道夫根据自己的军衔和功勋也获得了一笔数量不菲的津贴,在退役战友的鼓动下,他决定前往局势相对稳定的北非,几个军中的战友合伙买下一座铜矿二十年的开采权,阿道夫的矿主生涯从此开始了。
经历了最初的创业阶段后,阿道夫投资的那座铜矿渐渐有了收益,而他本人在爱情上也有了第一份收获——在战友们的撮合下,他与一位战友的妹妹喜结连理。就在阿道夫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时候,一件举世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德国军队一举通过闪击的方式入侵曾经的盟友奥匈帝国,并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将这个庞大的帝国分化瓦解,仅存的奥地利已经失去了与德国抗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