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页(1 / 2)

“对啊,如果不是战争,这里会是一个非常宜人的度假胜地!”说着,辰天看看自己,再看看周围众人,虽说眼下大家都很放松,但身上的军服以及卫士们随身携带的武器都在警示人们,战争的硝烟并没有远离。

“陛下,其实在下心里一直有个疑问……”龙德施泰德右手捏着帽檐将军帽稍稍托起,好让积压在帽子里的湿气散去,而微微发红的两鬓此时也在沁着小颗小颗的汗珠。

“我们为什么要和日本人打仗?”对于这个问题,辰天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尽管德国军人素以不闻政事而著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思考自己为何卷入到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争中来。坦然,德国军队到目前为止占尽优势,但看看那一组组伤亡数字:海参威,2,240人阵亡,13,474人受伤,780人被俘;库叶岛,14,327人阵亡,48,924人受伤;夏威夷群岛,2,374人阵亡,约11,000人受伤;东南亚,12,733人阵亡,超过45,200人受伤,加上登陆朝鲜半岛的海啸作战计划中已经阵亡的数百名官兵,德国已经损失了3万多名职业军人,另有将近4万人落下了终身残疾,对于拥有近1亿本土人口和8亿多殖民地人口的庞大帝国来说,这看起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当你细细思考每个生命的价值之时,你会发现这些数字是多么的触目惊心。

“不,陛下!我是想说,为什么中国有4亿多人口,是日本的将近6倍,却被人数上居于绝对劣势的日本军队打得毫无换手之力!”

龙德施泰德很诚恳的看着辰天,在辰天作出回答之前,他似乎就已经确定能够从对方身上得到答案。

对于辰天本人而言,这个问题绝对算不上陌生,但从德日开战以来,却极少有人问起。

“这个问题很深刻,也很深奥!将军,你接触过意大利军队吗?”

龙德施泰德放下右手,“虽然只有寥寥几次,但是道听途说的却很多!”

“感觉怎么样?”辰天又问。

“呃,就我个人的观点,那是一支很特别的军队!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他们的装备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在1914年的表现也十分令人失望!”龙德施泰德不假思索的回答到。

“如果在一片开阔地带,将军,你有把握用一个标准的德国陆军师打败6个意大利师吗?”

龙德施泰德初以为辰天是在开玩笑,但当他看到对方非常认真的表情,便重新思考起来,好一会儿,他才谨慎的回答到:

“陛下,我想这很难办到,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因为意大利人的士兵缺乏战斗意志和决心,他们之间的配合也如同一盘散沙,只要能够个个击破……”

“那你知道在20年代初整个中国有多少地方势力吗?”不等龙德施泰德完成他的军事分析,辰天冷不丁的问到。

“呃……陛下,具体数字我不知道,但应该是很多的!”

“不同的地方势力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征伐,外国势力乐于从中渔利,这样的国家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有国无防!”辰天郁郁的摘下帽子,“如果法国也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我想我们德国会毫不犹豫的挥兵入侵,即便他们有4亿人口!”

“可目前的中国不是处于一个中央政府的管制之下吗?”龙德施泰德还是一脸的不解,“为什么在我们来到之前他们还会丢掉一块相当于两个日本面积的国土呢?据我所知,当时中日可用于作战的总兵力之比是二比一,而且中国军队可以通过铁路线迅速向前线调兵,日本军队却需要集结起来进行远距离的跨海运送!”

“将军,有一种东方特有的权术恐怕是你无法理解的,就像今天的局面一样,我们远道而来帮助他们,他们却在处心积虑的让我们和日本人来个两败俱伤,说出来真是令人心寒,令人心寒啊!”

说罢,辰天背着手朝山顶方向走去,留下龙德施泰德还是原地思索。

就在当天中午,前方果然传来了中国军队全线进攻失利的消息,只是辰天和他的高级将领们都明白,这种“失利”并不真的因为“关东军的顽固抵抗”。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登陆朝鲜半岛的德军官兵继续奋勇作战,就在登陆战役发起的第6天,大田,驻朝日军的司令部所在地,也是朝鲜半岛南部的最大铁路枢纽,终于未能经受住德军铁骑的冲击而陷落了。

第一百零八章 釜山港外

这场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站在这片战场上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揣测与希望,总的来说,绝大部分人都愿意看到这场战争早点结束。

当然,也有那么一小撮各怀心思的人会祈求上天让这场战争持久的打下去,一年,两年,最好是打一场旷日持久的仗,那样,他们自私自利的欲望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