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1 / 2)

在重庆决战失败的当天,四川讨袁军总司令熊克武宣布下野,在王恒岳派来人的帮助下,被秘密接出重庆。随后化名陈颐丰即由黔北转湘西,经汉口到上海,然后逃到日本东京。

此为王恒岳三救熊克武!

在各地的讨袁军相继失败后,袁世凯指“黄兴、陈其美、钮永建、何海鸣、岑春煊”五人为这次战乱的一等犯,其余如“孙中山、张继、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陈炯明”等人也都在通缉之列。在此之前或之后,孙中山、黄兴、李烈钧、柏文蔚、陈其美、居正等人也都先后亡命日本,重新开始了他们的流亡生涯。

由那些信念最坚定的革命党人发起的这次革命,大部分的国人对此都不予理解也不予支持。

在武昌起义后做记者的老同盟会员梁漱溟,他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现在很清楚摆在外面的,就是武人势力的局面。至于说到助长这种武人势力的原因,却不能不责备革命先辈,他们无论如何,不应用二次革命那种手段。二次革命实在是以武力为政争的开端。从此以后,凡是要为政治活动的,总要去奔走武人的门下,武人的威权从此一步一步的增长,到现在而达极点。”

事实上,武昌起义与其说是一场暴力革命,倒不如说是一场和平的政权更迭。

在民国建立后,反对武力解决问题更是成为当时国内的普遍舆论,因此,以“宋案”、“大借款”案为借口发动一次国内战争,遭到大多数人的冷遇也就在情理当中了。

而在“二次革命”当中,有个人却又悄悄的把自己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王恒岳!

第一百八十章 川南镇守使!

二次革命失败了,袁世凯的权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很快,袁世凯正式当选大总统。

从这一刻开始,袁世凯将他的个人权利和威望推到了最顶峰!

10月,袁世凯以“议决川边诸事为由”电召四川都督蔡锷、川边经略使尹昌衡、四川独立混成师师长王恒岳三人入京,共商国事!

王恒岳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为了这一天,他已经演了半年多的戏!

“大总统,四川都督蔡锷、川边经略使尹昌衡都已奉命动身,只有王恒岳……”

“王恒岳怎么了?”袁世凯手里剥着一个橘子,顺口问道。

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上前一步:“王恒岳病重,不能动身。这事可靠,胡景伊前两个月已经来电说了此事,并且亲自看过,王恒岳恐怕不久于人世了。”

“哦?还有这样的事?”袁世凯停止了手里的动作。

“是的,千真万确。”

“怎么回事?”袁世凯追问道。

梁士诒把自己知道的情况仔细的说了一遍,袁世凯听的非常认真,不时的还要打断一下,问上几句。

等到梁士诒说完,袁世凯沉默了许久,然后缓缓摇了摇头:“可惜,可惜,我很早就听说过王恒岳这个人了。很年轻那,就做出了那么多的事情,这次我请蔡锷他们三人来,尹昌衡亏空公款,我是骗他来的,要治他的罪。蔡锷呢?我从来就欣赏这个人,是真心实意的想要把他请到北京,让他负责全国军事。王恒岳……”

袁世凯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大是惋惜:“王恒岳是个很优秀的年轻人,我们都老了,需要多多培养几个年轻人,国家军队不能光老我们这些老人。谁想到他在这个时候病了,可惜,可惜,竟不能见王恒岳一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