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页(2 / 2)

张钫大喜,急忙告辞。

他一走,王铭章转了出来,和白崇禧相视一笑:“参谋长动的好脑筋,这么一来,用靖国军,啊,三十七师拖住陈军,集中力量消灭冯玉祥的部队。”

“恶人,是参谋长做的,总指挥的威望不能动摇。”白崇禧微笑着道:“将来要有反复,总指挥也可以以此为借口,重新整编三十七师。”

王铭章点了点头:“加大对南郑攻击,15日前必须夺取南郑,完成对汉中攻击作战。大总统上午来了电报,认为我们加紧攻势,冯玉祥必然会派人前来和谈,解决了冯玉祥,就可以专心夺取陕西了!”

“大总统对冯玉祥也早有安排了。”白崇禧沉吟着道:“只是似乎大总统对冯玉祥的一些部下特别感兴趣,还专门列出了一份名单,要让我们无论如何都要让这些人留在军中。”

白崇禧的话倒提醒了王铭章,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张纸,那上面是大总统亲自列出的一份名单:

佟麟阁、孙连仲、刘汝明……

大总统还特别的交代过,名单上的人头发都不许少了一根,一定要好好对待。

王铭章就有一些不明白了,大总统是从哪里弄来这份名单的,这些人又是一些什么样了不起的人物?

大总统的想法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明白了吧!

第三百七十章 倒戈

在陕西方面的作战,其实一开始对于陕军来说也不是不能一战的!

陕西督军陈树藩手下有三个师,刘镇华的镇嵩军也有三个师,另外加上地方军,兵力足足有十几万之众。

虽然被靖国军牵扯住了很大一部分军力,但陈树藩依旧能够抽调出两到三个师的力量。

若是在冯玉祥于汉中摆出决战架势之时,大举增援,那么依仗汉中之险,国民革命军的进攻必然也有付出代价。

但是陈树藩和刘镇华各怀鬼胎,彼此都想保存实力,谁也不愿意主动出兵援助冯玉祥,加上对冯玉祥又大有猜忌,因此居然造成了冯玉祥独力抗拒国民革命军的局势。

5月15日,在飞机大炮的助威下,国民革命军武穆军团攻克南郑,汉中门户洞开,暴露在了国民革命军炮火攻击范围之下。

冯玉祥一边向陈树藩告急,请求增援,一边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在汉中将国民革命军狙击在此不少于十天。

十天,这是一个界限,只要冯玉祥能在这里顶上十天,陈树藩和刘镇华必然受到鼓舞,而国民革命军则有可能被迫改变作战态势。

冯玉祥算盘打的好,但他的手下却未必这么想了。

这人叫石友三,11师的一个营长。当年他是北洋第三镇吴佩孚部下,驻河北廊坊。不久,第三镇兵变,石友三流落北京。其后再度从军,投入冯玉祥部下,任其马夫、亲兵,后来一直坐到了营长职位。

这人本来就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国军北伐之后,眼看形势不对,便动起了投靠国军念头。在南郑落到国军手中之后,石友三已经下了决心:

阵前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