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页(1 / 2)

他组织手里仅有的一个排,向敌人发起了几次冲锋,但敌人却抢占了有利地形,利用冲锋枪和手榴弹把他们给重新打了回去。

杜马切夫倒并没有太多的惊慌,当他拒绝了中国人的投降要求之后,他便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现在,或许是时候了……

“旅长同志,敌人的增援部队到了。”

听到这声报告,杜马切夫点了点头,最后的时刻已经来临。他接过了一把枪,朝剩下不多的俄国人看了看,面色沉重地道:

“同志们,为了革命,献出自己的生命吧!冲锋!”

“乌拉!乌拉!”一片喊声在周围响起。

……

周围静悄悄的,方才的喊杀声已经安静下来,留下来的,只有那一地刚才近乎自杀式的冲锋者的尸体。

杜马切夫的尸体就在其中,他的身上被打满了弹孔,没有人知道他是被谁打死的!

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会战(二)

杜马切夫旅的旅部遭到了覆灭性打击,杜马切夫本人也死在了战场上!

这仅仅是开始,远远不是结束。

中国人并没有因为一个杜马切夫的阵亡而感到欢呼雀跃,甚至没有停止一下前进的步伐。

相反的,他们反而在战场上投入了更多的兵力。

苏俄红军第9集团军的命运已经岌岌可危……

而在克敦斯诺亚尔斯克正面战场,张作霖之东北军团和吴佩孚之第二军团,同样也开始加大了攻击力度,力争在寒冬到来之前解决战斗……

伏龙芝无所作为,他拿不出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但这却并不能怪他,莫斯科方面丝毫也没有增援的意图。他们从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一开始的命令就只有一条:

坚决的取得胜利!

坚决的取得胜利?难道仅仅依靠嘴上说一下就能取得胜利了吗?

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并不仅仅依靠前线指挥官,而是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协调,如果连最最起码的后勤保障都无法做到,如果在前线最需要援军的时候,后方却还在为了权利而你争我夺,那么,这样的战役其实已经注定了结果。

如果真的遭到惨败,那么公平的说,伏龙芝只应该承担一半的责任……

梅列茨科夫同样也是如此!

这个年轻的红军司令员已经尽到了自己一切能尽的最大努力。他在全面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竭力的饿在和中国人周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