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页(1 / 2)

同日,希特勒来到第19装甲军视察,古德里安在向希特勒谈论这次作战的主要经验时说:“波兰人的勇敢和坚强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惊的。但在这次战役中我们的损失之所以会这样小,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坦克发挥了高度威力的缘故。”

同时古德里安报告说,在“波兰走廊”战役中,自己指挥的4个师有仅150人阵亡、700人受伤;希特勒听后非常惊奇,随后说起希特勒自己参加上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本人所属的团在首次作战中的死伤就超过2000人。古德里安对于坦克集中的运用,给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月6日,波军总司令斯密格莱·利兹元帅下令所有部队撤至维斯瓦河以东,组成维斯瓦河——桑河线。冯·伏尔曼上校对希特勒说:“剩下来的只不过是打一只兔子,从军事角度看,战争已经结束。”

9月6日,波兰政府迁往卢布林。9月7日,波军总参谋部转移到布列斯特。至9月7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重创了“波莫瑞”和“莫德林”两个集团军,占领了波兰工业中心罗兹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其中路第10集团军的前锋霍普勒的第16装甲军于9月8进抵华沙南郊,从南面切断了波军“波兹南”集团军退路。包克的北路集团军群全歼了波军“波莫瑞”集团军并重创波“莫德林”集团军,占领了“波兰走廊”,随后强渡维斯瓦河,夺占了从北面掩护通往华沙道路上的阵地。

9月8日,北路集团军群所属屈希勒尔的第3集团军和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从北和西北向华沙总方向实施突击,9月11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渡过纳雷夫河,开始向华沙后方的布格河迅速推进,前进到华沙——布列斯特铁路,距华沙仅30英里。

9月14日,南路集团军群所属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和布拉斯科维兹的第8集团军在维斯瓦河以西一举合围从波兹南和罗兹地区撤退的波军,占领了波兰中部地区,使华沙处于半被合围的状态。

至9月15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包围了布列斯特,其第3装甲师和第2摩托化师继续向南推进,以便与南路集团军群的右翼利斯特的第14集团军完成最后的纵深合围。与此同时,第14集团军的前锋克莱斯特的第22装甲军,包围了科沃夫之后继续北进,16日在符活达瓦地区与北路集团军群会师,合围了退集在布格河、桑河与维斯瓦河三角地带的波军,迫使在维斯杜拉河与布楚拉河之间被第四军团的一部与南集团军所属第十军团的一部所包围的波兰军队全部缴械投降。

9月17日,德军在完成华沙的合围后,限令华沙当局于12小时内投降。而波兰政府和波军统帅部已于16日越国边界逃往罗马尼亚。

波兰战败之后,西线顿时沉寂。法军静守马奇诺防线,英法联军沿比利时边界据守,德国则忙于扩充兵力和调整部署。这种宣而不战的局面,史称“假战争”或者是“奇怪战争”!

随着波兰战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

而在这个时候,中国也开始动起来了。

正如他们的大总统预判的一样,世界战争迟早都会爆发,而一旦战争爆发,那么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九百五十七章 中国方面的准备

英国向德国宣战,法国向德国宣战!

而在这一时刻,中国却选择了沉默。他们没有对大战的爆发表达过任何自己的意见,似乎这些事情和他们一点关系也都没有。

王恒岳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

尽管没有做出任何表态,但在王恒岳领导下的中国,却加速了扩军规模,那些预备役的士兵们,纷纷转为职业军人。那些坦克、大炮、飞机,一辆辆、一架架的从流水线上出产。

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现在做的,只不过是让原本就准备充分的战争机器充分的运转出来而已。

美国人的态度就有一些暧昧了。

再度当选的美国总统康威尔·s·皮特严重谴责了德国的入侵行为,高调表示美国有可能介入战争。

王恒岳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打吧,全世界都打起来吧。德国和英国打,德国和法国人,美国和德国打。无论打到什么程度,这对中国来说都是最有利的。

1937年9月10日,中华民国大总统王恒岳召开“国社党”特别党员大会。

在大会上,王恒岳先简单介绍了一下大战的爆发,接着对所有与会的党员们说道:“大战已经爆发,有人急不可耐,不断的劝说我出兵,积极的介入到战争之中,为中国获取最大利益。又说以我们国家现在的力量,完全可以对世界大战造成影响,但我拒绝了。为什么?不是我害怕战争,当该打的战争到来之时,我和我的政府绝对不会避战。我考虑的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介入到战争之中。

党员们,世界大战开打了。一打起来不分出胜负战争不会停止,这是牵扯到几亿人生死的战争,中国一旦出兵,将是几百万人的规模,是几百亿的资金,而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我们该加入哪个阵营?我们能不能够获胜?获胜后我们能得到什么,损失什么?这些看起来很复杂,但却不得不仔细考虑。所以我说不要整天嚷嚷着加入战争,似乎只要早一天介入战争,战争就会提前结束,就会朝着自己最有利的一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