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朱审烜在京中担任左宗人,为皇帝处理家族事务,世子则回到了太原老家,主持藩国事务——其实也只有家务而已。其他晋藩宗亲拿回了自己的宅邸,以及少量的土地。
因为宗亲俸禄尽数罢免,所以他们的生活来源就只有之前土地、家产折合出来的股息红利。
如今经济总量还不大,但已经足以让他们过回体面的生活,只是不如以前那般奢靡罢了。
朱审烜见了皇帝,正要行君臣大礼,朱慈烺已经抬手道:“晋王坐。”
朱审烜只好躬身谢座,挨着竹榻的边坐了下来。
“晋王此番入见,所为何事?”朱慈烺问道,一边瞥了一眼还在水里玩得高兴的皇太子。
“陛下,微臣此番入见,是来打秋风的。”朱审烜赔笑道。
朱慈烺不动声色,等他自己说下去。
朱审烜突然意识到自己这种说法与那些来哭闹的宗亲很像,尴尬地干咳一声,道:“其实是荆王想从宗亲这边募集一笔经费,打造船只,去一趟亚美利加。”
朱慈烺有些意外:“这是好事啊,荆王为何自己不来与朕说?”
朱审烜看了一眼侍立一旁的陆素瑶,道:“回陛下,荆王已经递过几道请见表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朕知道,他说要进宫问安,朕说不必了。他出使北欧的差事做的不错,能从当地招募学士渊博者一同回到大明也算他的功劳。带回来的书也很有眼光。朕还以为他要浸淫西学,怎么想到要去亚美利加的?”
荆王朱和至因为自告奋勇前往北欧给笛卡尔授奖,这才获得了袭封,终于从荆王世子成为了荆王。诚如原历史剧本的设定,在他抵达斯德哥尔摩的时候,笛卡尔已经病逝了小半年。于是本着子承父业的传统,朱和至下了力气寻找笛卡尔的遗孀——发现他没有结婚。
就在朱和至决定回国的时候,他又听说笛卡尔有个私生女。
在欧洲私生子没有地位,但在中国,私生子一样可以被宗族接受,但这个私生女最后却被证实是假冒的。
笛卡尔真正的私生女很早就夭折了。
第676章 何当共剪西窗烛(2)
朱和至最终还是将五千两白银全数留在了瑞典,用其中一部分白银购买了笛卡尔一生的全部著作,并延请笛卡尔生前的学生、朋友、同事前往大明,翻译这些著作。
剩下的一部分则请瑞典国王克里斯蒂娜代为管理。任何一位愿意来大明学习笛卡尔哲学、科学思想的人,都可以从这笔白银中获得路费。
这样慷慨的决策如果放在后世,很容易被人认为是自作主张。然而在当前这个世界,从大明到欧洲单程需要八到九个月的时间,甚至更长。如果派人请示,等到回复,真是黄花菜都凉了。
更糟糕的是,这样做很容易让皇帝觉得此人不堪大用,没有决策专断之才。
荆王的做法果然深受朱慈烺认同,私下感叹没有白白浪费一个亲王的爵位。如果荆王真的将五千两白银再带回来,那朱慈烺可就真的哭笑不得了。
大明的五千两白银,到了银根紧缩的欧洲,可是一笔逆天巨款!就连瑞典国王在代管这笔金额的时候都非常激动——因为白银的孳息也是一笔巨款,而国王拥有这笔白银的支配权。
荆王从欧洲带回了各国王室赠送的礼物,小到玻璃球,大到帆船,以及大量的技术工人。这些工人可能一个字母都不认识,做出来的东西也未必能入大明工匠的法眼,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祖传的技法对大明工匠具有拓宽眼界和思路的作用。
这些才是一个亲王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