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2 / 2)

在他身边,只有一个来兴儿跟着,过了两年,这小厮已经是十六七的年纪,内宅都要进不去了,好在跟着惟功时间久了,也变的机灵不少,平时跟着,还算是得力,加上此前是被打发来的,没有什么背景,惟功也就留用了下来。

等进了皇城大门,一路从御街直奔兵部衙门,从大门口一溜烟也似的进去,守门的兵丁见是他,连吭声都不吭一声,还忙不迭地打拱问好。

这兵部这里的兵丁也是向来狗眼看人低,而且看人下菜碟,一般的武官到此,没有门包银子,那个脸色必然十分的难看,什么样刁难的理由都寻摸的出来,只有惟功这样的天子近臣,说是武臣,但没有人敢拿他当寻常的武臣来看,从小兵到吏员,还有低品的文官,都是如此。

进正门,过照壁,便是仪门,有一群顶盔带甲的丘八正聚集在一起等着传见,最少也有五六十人之多,惟功略看一眼,最低大约也就是个千户之类的青年,最高则是副将参将那样的实职营伍官。

大明的军制现在分成好几块,地方上分为军户卫所,边境卫所是六分种田,四分训练和打仗,内地卫所,是七分种田,三分训练和打仗。

其实现在内地卫所已经是十成种地了,根本无人训练和备战,普通的卫所逃亡的厉害,南方卫所十不存一,北方稍好一些,但亦是无用了。

边境卫所,沿九边的卫所还好一些,设卫之地是战略要地,军户最好的出路还是应募当边军,所以军队素质和卫所制度保持的稍好一些,但不论是边境还是内镇,千户以上的军官要承担世袭职务的话,还是得到兵部来办理相关的手续,尽管军官世代相袭是祖制,但不到兵部办手续却也是不行的。

很多普通的卫所军官,备办至京的费用都很为难,后来朝廷也就睁眼闭眼,出台了不少折衷的办法。

能站在这里多半是北方的实土卫所的袭职官员,所谓实土,就是兵民合一,卫所也有地方官府的职能,他们当然是一定要前来兵部办理袭职不可。

除了卫所武官之外,更多的就是营伍军官,五品千总以上,到游击,参将和副将都有,营伍官游击以上才需要到京师办理接任的手续和领文碟旗牌,所以能站在这里的,都是可称为将军了。

大明此时的武职官职份还是很值钱的,很多武官终其一世,也就巴结上一个千总到游击,想从游击差遣到真正的参将,副将级别,那是千难万难,不像明末时,总兵多如狗,副将满地走,参将游击,更不值钱。

众人说的正热闹,见是一个面孔十分年轻,也有几分英俊,眉目疏朗,举手投足间有一种说不出魅力的少年挤了过来,瞧面孔最多十一二岁,身段却是和二十岁的青年没有区别,甚至比普通的青年还高一些,而这个少年身上穿的却是麒麟补服,腰间长刀的制式,也是与普通的大明武官,截然不同。

第087章 马帅

看到这样的人出现在自己眼前,在场所有人俱是一呆。

按说现在武官袍服不像国初管束的严格,不少五六品官一样穿狮子补,不过那是在自己地盘上,见上官时还是老老实实的穿自己的本色衣服。

这麒麟服是一般大臣到顶了的服饰,和锦衣卫的飞鱼服一样,都是十分难得的饰物,再往上就是斗牛服,最高层级,当然就是与龙袍十分相似的坐蟒服饰。

眼前这个少年,除非已经袭爵成为侯伯,不然的话,实在难以想象这个年轻就穿麒麟服在身上了。

“列位将军好,下官府军前卫都指挥同知张惟功,少礼了。”

看到众多将领探询的眼神,惟功也不拿大,笑吟吟拱手致礼,礼多人不怪,他拱手之时,不少将军也是抬手还礼,整个兵部大堂前,一阵哗啦啦的甲衣响声。

“原来是他!”

很多人互相交换着眼神,彼此感觉心照不宣。

近三年来,朝野间已经传遍了万历宠信一个少年武官的事情,有时候,很多人故意忽略了张惟功英国公府出身的事实,而是强调万历与这个少年武官之间君臣相得的情形。

在仁宣年间文官冒头,英宗成化年间文官渐强,嘉靖年过后,文官已经视武官为奴仆的情形下,皇帝身边有一个武臣,无形之中,成为很多武官议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