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1 / 2)

惟功十分满意,眼神之中满是自豪,在这个时代,他如果真有的有什么根基和难以抛弃的东西,眼前的这一群伙伴们,绝对是最重要的一环。

……

“小人给大爷贺喜了。”

“恭喜大爷正位总兵之职。”

“给大哥贺喜了。”

李如松在小时雍坊中寻摸了一个大宅子,前后有十几进,足可住一二百人也不会拥挤。在寸土寸金的京城之中这是叫人咋舌的大手笔。不过以李家的财力来说,花这么一点钱住在这个花园都没多大的宅子里头,又是十足的低调,说起来李家这位大公子大爷,还算是受了委屈了。

李如松本人倒没有什么,他嗜武成狂,只要有演武场和跑马练骑射的地方,怎么着都不打紧,因此买了宅子后,又赶紧动工,将一大片地方拆了,不大的后花园都夷平的干干净净,原本主人花费不小的心思弄的那些奇思异巧的山石花木都是遭遇了无妄之灾,被填平挖走丢掉了事,上好的兰花都掘了根丢在了地上,若是叫文人雅士看了,怕是要鬼哭狼嚎起来了。只是以李大公子的脾气秉性,又哪里会理会这些?焚琴煮鹤是用不着,不然的话,也不妨为之!

将门将种,就要有将门将种的样子!

彪悍,凌厉,为达目的,为了更高的成就,眼前的美好事物,李如松可以轻松的毁上十次八次亦在所不惜!

听到家下人的恭贺,李如松笑的十分随性写意。

以他的身份,这个地位尴尬的总兵官还真的不必太放在眼里,五城兵马司的那几千虾兵蟹将更是不值一提。

而且他也没摸清楚,自己境遇突然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没摸清原因的升职和降级一样的危险……李家已经在辽东兴盛了几十年,其中有很多事情不足为外人道,万历五年时,辽东报土蛮大举入侵,朝中一片惊惶,张惟功父子上书言称此事多半不实,稳住了朝野人心,事后证明,果然是辽镇虚张声势,谎报军情以自重身份。

事后,张居正将辽东巡抚换人了事,并不曾为难李成梁,不过李家父子知道,这事情元辅算记了一笔帐,留待日后再说。

万历六年时,趁着张居正回乡之际,辽镇的参将陶成喾又报称长定堡大捷,斩首过百级,是一次不少的边镇胜利。

当时兵部已经信了辽镇的报功,结果张居正一力反对,事后查明,果然是有谎报军情,甚至有杀良冒功的嫌疑,好在死的都确实是蒙古边民,并不是汉人百姓,这一件事就算是又遮掩了过去。

由此两事,李如松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父亲虽然在张居正心中是稳定辽东大局,震慑土蛮诸部的不可易的人选,但在元辅心中,自己父子绝不是善男信女,提防和打压,也是应有之事。

果然隔了不久,自己就被给事中弹劾,大同副总兵做的好好的也做不下去了,被调入京城投为闲职,一只老虎不能啸傲山林,哪怕给的食再多再丰富,也是一种变相的折磨。

李如松进京不久,就和京城的第一勋贵张惟功狠狠打了一架,两边打的火花四溅,也是李如松这种郁闷心理的宣泄。

现在这个总兵一职突如其来,李如松并不觉得欣喜,只是家人的恭喜也不好峻拒,随便听着也罢了。

他的眼神,扫过眼前这些人。

跟随他的家将也全部都是李府中的老人,个个都是武艺高绝,忠诚上也没有问题……李家的财富,向来是与家将们共有,前程,也是保着家将们不停地向上,这样的体系之下,家丁们的忠诚是绝对无需怀疑。

今日之事,十分诡异,他要挑一个人出来,立刻折回关外,询问一下父亲大人的意见……

“大哥,大哥。”

院落外传来十分张扬的叫喊声,比起奴儿哈赤那种恭谨到了十足,还带着一些奴性的“大哥”声,外头这位,简直就是嚣张跋扈到了极致。

听着这样的声响,李如松先是皱了皱眉,接着便是在脸上浮现出一抹微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