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来,朝廷的名爵在辽阳镇实在是太泛滥了,一个局百总都有保到四品武职的,别的军镇最少也得是带几百兵的千总才勉强够资格。一直得到明末崇祯年间,才会转为总兵多如狗的状况。
“日常训练,损耗极多,每日皆要补充,不然的话,库存支撑不久。另外,大人将来要募兵,人数在数万,不仅是兵器,还要有火器,另外还要有蹄铁,马鞍,工兵所用器械,马车,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匠人,不论是皮匠,铁匠,木匠,都是多多益善。军需局不趁现在选址,建窑,立房舍,难道等用时再着急?”
周思进看向众人,从容道:“五万,只是盖房子的费用,一块砖多少钱,匠人工钱,你们自己算算吧。”
“好家伙,这么大的窟窿……”周晋材叫一声,接着便也是说道:“军训这一块,光是衣服,每天都有磨损要更换的,小零碎就更不必提。肉食一定要有保障,误了这一块,谁的面子我也不给。”
“我们参谋局急需大量战马,每日绘测地形,记录在册,我现在不仅缺人,更缺马……总不能一直叫我们安步当车?”
“还是我们军需器械这一块缺口最大!”
“我们通事局要负责统筹,人手缺,资金也缺,将来招兵训练,我们要现在就负责统计,最好是先期教育立刻开展,不然大人在三四年内练成三四万精锐的打算,实在是很难办的到!”
通事局的主要负责军令发布,调动、军籍管理,奖励,同时负责招募新军,下有经历处、军令处、军籍管理处和人力资源处等各部门。
喊话的是经历处主官,张用诚秉性做不来这样的事,只得由他的部下代劳了。
一场军议,针对的就是整个辽阳镇未来的发展方针大计,可以说,各局都是雄心勃勃,都有自己的一揽子的计划,大家你争我抢,绝不相让半点儿。
谁都知道,现在这会子决定下来的可能是未来两三年内的重心所在,在这样重要的关头,岂能相让半点儿?
眼看各局的主官们摩拳擦掌,就差要打起来的感觉,在场的其余军官,都是险些笑出声来。
罗二虎是侍从室卫队的主官,也算是一个军事主管,他站在最前头。
然后就是郭守约和王柱这两个千总,现在营中只有他和王柱还是有旧日千总的头衔,在营务重新整理之前,只此两人,经常有人老总老总的叫他们,弄的憨直的王柱老大不好意思。
然后是马光远,佟士禄,王乐亭,陶安然等人,这些都是未来的军事主管,当然,周晋材等人,也随时可能出掌一营,也是没准的事。
后起之秀中,赵雷,巴沙儿,将来可能都统带一营,还有马世龙,郭增耀等人,俱都不差,最少也能干到千总,领一千总部。
军事主管,好就好在只管带兵打仗,生活内务训练一把抓,但又有各部门协助,军械制造等物,又有这些部门大佬们操心,连怎么打仗,制定做战计划,都由参谋局来负责,还有通政局,记录功劳,颁发赏格,丝毫不差,总之,在当年舍人营也好,现在的辽阳镇也罢,他们只专心带兵打仗,在自己的专业上多操心才是正办。
这样的激励下,连佟士禄这种粗人都是手不释卷,放了书本就开始催参谋官制定演习计划,军训官替他们增加将士体能储备,每个人都是心气特别的高。
加上现在你争我抢的局面,虽然惟功不免都为银子的事情发愁,但一个团体的向心力和不停向上的势头,总是在眼前就看得出来。
第372章 划归
会议进行到这个时候,简直就成了分赃大会。
现在有四十万不到,军需局的前期工程就要提走五六万,然后还是无底洞,各部门都要用银子,通事局教育处打算在辽阳办若干个扫盲中心,教授青年识字,然后改善民气,从中挑选可用之才加入营伍,或是顺字行……这一点是怎么也分不开的,但先期费用,也不在少数。
军队的日常费用,那是绝不能轻忽的,不管是训练还是日常开销,军饷,赏格,都绝不能出一点纰漏。
目前为止,舍人营有三分之二是京卫子弟,三分之一有顺字行的背景,军心士气维持不堕,一则是恩义早结,二来惟功的威望足够,大家相信到辽镇以后,会有一个更好的新局面。而且,很多京卫出身的青年,相信数年之后,自己会载誉而归,营中大量的保举出来的六品七品武职的青年军人,他们相信十年八年后,自己总能到守备或是千户一级,那时候,也算光宗耀祖了。
但未来是未来,到目前为止,营里超高的军饷,超出普通人标准多少倍的伙食,还有军服,鞋袜,当然,也有相当的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才铸成了现在的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