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页(1 / 2)

他也不会拜托东厂,东厂之内他原本的部下肯定被清洗的差不多了,求张诚这个后辈还不如求张惟贤。

“此次印公也算帮了我不小的忙,往南京的事,自是包在我身上。”张惟贤微笑道:“只是印公要谨言慎行,万事都是祸从口出,千万要小心。”

“咱家省得。”冯保面无表情,拱了拱手,就此告辞了。

他算是完成了最后一击,至于是不是奏效,那就不是他能干涉的事了。而以后他回到南京,走完残生,这波澜壮阔的万历亲政的新朝局,他也是没有能力干涉了。

……

……

“李如松罚俸两月,着加为中府佥书。”

“张元芳着革去左府佥书诸事,回家闲住。”

两道谕旨,在午后先后抵达了五军都督府之中。接旨之后,张元芳潇洒交卸了手中的差事和印信,告别安慰他的同僚,骑上坐骑,在两个长随的陪同下,就这么离开了效力有年的左军都督府。

“朝廷算是小人当道了。”

“整个左府就咱们老爷还能做些事,虽说都督府事情不多,但咱老爷的能耐和品性是各人看在眼里的啊。”

“那李如松听说连个文官参政都打了,被巡按御史弹劾,结果罚俸之后,立刻又加中府佥书,这他娘的哪说理去?”

“说到底皇上不喜欢咱英国公府也罢了,怎么不念咱家五哥儿的情谊?”

“这里头有事。”

张元芳脸上悠然自得的表情终于凝固了,转回头去,静静地看着两个长随。

两人被他看的不敢再说,低下头去。

“回府之后,就说我得罪了府里的人,总怪我做事太方正没有变通,别扯到小五身上去。”

“是,老爷。”

两个长随异口同声地答应着,他们是府里的家生子,又服侍了张元芳好几年,不论是张元芳或是张惟功败落下来,对他们都没有丝毫的好处。

吓住两个长随并没有给张元芳的心里带来丝毫安慰,京里的政治生态圈就是这样,两个长随都能见微知著,英国公府和相好的勋贵世家们听到自己被贬官的消息之后会怎么样?

但别人怎样想是别人的事,现在张元芳已经看明白了,惟功是将辽阳当成真正的基业在经营,而不是如别人想象的那样,惟功只是涮声望,为了未来几年后回京做准备……事实绝非如此。

不知道小五怎么看这样的事?他和皇上之间又出了什么问题?张元芳对高层政治实在理解不深,想了半天也不得要领,想想惟功在辽阳,本府张元功又已经立稳根脚,自己这小小佥书不做也罢,想到这里,倒也又恢复了轻松自如的状态。

不得不说,张元芳的性格太过于恬淡从容,他此时此刻完全想象不到,一场惊天巨变,已经近在眼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