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页(1 / 2)

原本的时空中,辽镇要到万历十九年才获得决定性的失败,但在本时空中出现了辽阳镇这个对辽镇一点不帮手,相反辽镇还要牵扯大量精力来防备压制的对象,虽然两镇不可能直接交火,但小的摩擦这几年其实也没有断过,彼此的哨骑经常三不五时打上一架,死人也不是稀奇的事,原本是辽镇占优,彪悍的富有实战经验的骑士把辽阳压的死死的,不过这种情形只持续了不到一年,接着就是辽阳爆兵,大量的猎骑兵堪称最强劲的骑兵杀手,在拥有远近程火力的猎骑兵面前,辽镇的哨骑精锐就象是个笑话,一队猎骑兵能轻松撵走两三倍的哨骑,想对辽阳兵有什么胜迹,除非是在几倍于对方兵力的前提条件下……这已经绝不可能了,辽阳这些年一直在增兵,兵部的册子上还是当年的三万额兵,其实李成梁知道这绝不可能,但具体的数字他又查不出来,贸然上奏的话,没有真凭实据,朝廷根本不会加以理会。

两镇之间,彼此相仇的情形朝野俱知,辽镇想往辽阳身上泼脏水,也得拿出干货来才行,可干货么,凭辽阳的军情司的水准,有可能拿到手吗?

辽阳的骑兵已经把辽镇吃的死死的,偏辽镇还要维持老大的格局,李成梁也就只能硬挺着,除非有二十万人以上的入侵规模,朝廷会下旨叫辽阳准备,但每次该死的北虏打击的目标就是辽镇的地盘,从不深入,既然不关辽阳的事,辽阳也不会贸然出兵……这已经是一个死结,哪怕心志坚强如李成梁者,想到这样的事时也很有想哭的感觉。

对北虏的贸易还在暗中进行着,不过据李成梁有限的情报来源叫他知道,自己一年赚的这几十万,在惟功手里连零花钱也算不上……

有时候李成梁也很奇怪,这个少年大约是上天特别派来折磨他的罢?如果辽镇身侧没有辽阳这个怪物,他的生活会是怎样?想来一定比现在要愉快的多……

种种原因使得李成梁在万历十七年夏初的时候,决定放手一搏。

李宁带的只有三千人,但全部是家丁亲兵,全部披有铁甲,手中兵器也多半是精铁所制,每个将士都有十年以上的征战经验,李宁这个主将又是有大将之才,比起彪悍轻捷的李平胡和李兴等人,比起现在已经贪婪无度,不想作战的孙守廉等人,用李宁这个人选还是叫李成梁放心的。

其实如果李如松在,这个任务多半是李如松去干最合适。

李如松年纪已经过了三十五,正是经验和体力处于最顶峰的最佳结合点,他做战勇猛,敢打敢拼,又善于审时度势,对战场的感觉很好,缺点当然也有,而且很致命,不过做父亲的,眼里肯定是只有儿子的优点。

可惜李如松不在,他还在宣府当总兵,一晃多年,李如松的宣府总兵做的有声有色,宣府对应的蒙古诸部经常被他搞上那么一搞,被李如松带着家丁打的灰头土脸,不象辽镇这里,已经处处失火。

李成梁已经在考虑,李宁这一仗打过之后,局面消停一些,自己可以奏请离职,然后请李家在朝中的人帮着活动,将李如松调任过来。

当然他也知道,没有特殊情况的话,父子相继很难,只能看辽东以后的局面发展,如果别人镇不住的话,李如松回来继任,把握还是很大的。

现在么,最关键的就是打好这一仗了。

“奋勇当先,小心为次。”

李宁出发前,李成梁最后的嘱咐就是这个,这一次出动的全部是精锐,蒙古人不动员三五万甲骑都不够看的。

这一战的目标是出镇夷堡,一路前驱,直捣东土默特部的板升地。

板升原是被掠汉人和自愿出长城的汉人与蒙古人的聚集点,地点是丰州滩,因为汉蒙杂居,汉人喜欢建筑木屋居住,所以这一块地方又称报申,拜牲,白尖等,用蒙古语解释过来就是房子,木屋,堡子的意思,在这里居住的原本是逃亡和被掠汉人为主,嘉靖年间,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率部众抵丰州滩居住,将板升规模扩大,万历三年赐名为归化城。

俺答汗受封顺义王后,他以大青山为核心的统治区域,西部直抵甘肃青海地界的部众多半消停,也是处于弱势,在辽东,他的几个儿子统驭的部族渐渐和本部离心,这几年,东部土默特也建立了自己的板升,与兀良哈三卫,也就是朵颜三卫,还有插汉部,也就是察哈尔部蒙古合作,大大小小十几个蒙古部落不停的攻击辽东边墙,这一次李宁要攻击的,就是东土默特的板升地。

如果是十年前,可能是李成梁亲自领兵,直捣插汉腹地,最不济是嫩江流域,去狂抽科沁尔和扎鲁特,翁牛特等各部,不过这些部落距边境都有千里之远,最近也七八百里,而距离最近的泰宁部又兵强马壮,只有东土默特,距离不到五百里,实力也并不强,可以拿来当祭旗的对手。

这一仗,最好斩首数百,大振一下辽镇的声威……慑服北虏是不敢想了,倒是打这么一下,叫李成梁自己功成身退,这才是最大的目标。

“老头子是一心求去了。”

会议散后,李平胡和李兴等人一并出去,李平胡嘿嘿一乐,语气也毫无恭谨之意。

“总望大公子回来接任呗。”李兴道:“我等办自己的差,有宁哥去打生打死,你就莫说怪话了吧。”

“嗯,我就是随口一说,我们等着宁哥打胜回来的好消息便是。”

李平胡不再说了,心中的欲望却如野草一般疯长……李如松回来接掌辽东,老子也是副将了,难道这辽东,就非得是他一家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