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页(1 / 2)

船身渐渐离港,调头,渐渐驶入深水区,风帆也渐渐鼓起来,此时杜尚勇突然一声怪叫,对着沈福星道:“船长,我想通了。”

沈福星微笑道:“说说看?”

“倭人要动员了!”杜尚勇神色激动,挥着手道:“粮价,布价,药价,节节攀高,物资都流向一个地方,还有人员也在流动,说明倭人正在征兵,动员,建造大型的军港城市!”

“对喽!”

沈福星脸上露出欣慰的神采,笑着道:“我看你的高级课程能通过,将来准能当上千总。”

“嘿嘿,嘿嘿。”

杜尚勇去了一块心病,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接着才一皱眉,说道:“倭人这是要疯啊。这么一个小国,居然敢真向我大明动刀动枪!”

“北虏一直和我大明打了二百来年,人口还不及倭人多呢。”

“北虏骑射……”

看到沈福星脸上表情似笑非笑,杜尚勇摸了摸头,不好意思道:“咳,还是我大明国力有所不及啊。”

北虏的所谓骑射之精,可能在成吉思汗和铁木真的时代确实是如此,当时正逢亚洲各国的低潮期,成吉思汗等人在军事上的成就也确实十分高超,当时的蒙古重骑破阵,轻骑骚扰,吸收各国的军事长处,包括汉人的工匠和回回炮等利器,使得当时的蒙古铁骑冠绝天下,隔了这几百年下来,蒙古人其实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是依仗骑兵之利,勉强还能立足而已,对这样的敌人,大明力有未逮,只能说明自己的国力也确实不怎么样,若是汉唐之时,就北虏这熊样,早被撵的不知哪儿去了。

“丰臣秀吉敢于觊觎我大明,实则因倭人有百年战国之乱,拥有两大利器。”沈福星淡淡地道:“一则是武士和其手中长刀犀利,武士只以习武做战为生,每日打磨剑术箭艺,勇悍非常,其刀锐利非常,战阵之上,除非我九边中的家丁与之相战,寻常的大明军人,绝不是武士的对手。二则便是铁炮成型,他们对我辽阳不大了解,但历年侦察所得,我九边火器如何,肯定也知之甚多,对我大明南方军人,更是知之甚详,论起倭人的火炮,亦就是我大明鸟铳,威力确实远在我方之上,军情司在日本多年,确定日军火炮手众多,一般大明都设有火炮大将,多则数千,少则几百人,每日精习,射法犀利,若是真的倭人与我大明开战,最少能动员数万铁炮手,以我大明南方官兵的实力远不是其对手,就算九边精锐出动,恐怕也要很费一些力气才能打败他们啊。”

“不管怎样,有我辽阳镇在,必败此丑虏。”

“呵呵,这当然是。”

沈福星眉宇间掠过一些阴影,他是高级情报人员,同时还是主力舰的船长,对上层的一些动向还是很清楚的。

与北虏决胜一役之后,辽阳镇和张惟功这个总兵官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大宁都司故地被辽镇接收,近来有风声传出,李如松可能接任辽镇总兵,此人回来,加上辽镇固有的实力,朝廷扶持之意已经是十分明显了。

有朝廷扶持的辽镇实力会很快恢复,如果真的发生倭虏进入朝鲜,大明和日本爆发战事的话,朝廷出兵,究竟是以辽镇还是辽阳为主,这岂不是明显的事么?

朝中对倭人是警惕中带着轻视,毕竟对倭寇的战事后期,明军打击倭寇已经不费事了,戚继光等人动辄斩首数千,几阵就斩首数万,朝中上下对倭人已经颇有信心,只留有一些倭刀锋利,倭人凶悍的旧日印象而已。

战事一起,不叫辽镇涮战功和辽阳争功,岂能将这般好事再推到张惟功手里?

只有身在局中的人知道,日本这个小小岛国也蕴藏着极大的力量,一着不慎,甚至会有极大的危机和危险,戚继光等人的部下,其实精锐不在九边之下,又有绝世名将指挥,这才打出很漂亮的战绩出来。若换了别部军伍,倭人是不是那么好拿捏,谁能知道?

想不明白就不必多想,上层的事也没有那么简单,宋福星拍拍船舷,朗声道:“走,升帆,加速,外海还有一道正餐等着咱呢!”

……

……

阿斯本号的桅杆高处打起了信号,雷霆和电光号也以旗号回应,表示已经看到了旗号所表达的信息。

猎物已经进入埋伏的区域,已经可以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