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击退三路大敌围攻之后,袁方消化降卒,扩充兵力,仗着两河雄浑的人力物力基础,已将大齐的军队,扩充至近四十万。
其中,颜良和田丰统帅四万兵马,继续坐镇幽州,防御辽东之敌。
淮南方向,张辽、纪灵、徐盛、吕蒙、诸葛瑾等诸将,则统兵五万,监视江东孙策的动向。
陈留和梁县一带,袁方则留太史慈、高览二人,拥兵五万,继续监视龟缩回荆豫的曹操动向。
其余五万兵马,则分据于晋阳、河内、虎牢关、邺城等战略要地,镇守各处。
今袁方率二十万大军出征,已经动用了他几乎所有的机动部队,务求倾尽全力,一战平定西凉。
二十万大军尽出,文丑、赵云、张颌、高顺等善于骑战之将,尽皆随征。
张飞、徐晃等步战大将,以及诸葛亮、魏延这等年轻的将领,也皆随袁方征伐关中。
这一战,大齐已是精英尽出。
诸路大军集结完毕,随着袁方一声号令,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由洛阳而出,开出函谷关,一路西进,向着潼关杀奔而去。
从函谷关到潼关,中间只经过一个弘农郡,中间不过数百里的距离,袁方统帅的大军,却慢慢吞吞,走了差多不半个多月的时间。
时年春末,袁方的二十万大军,终于抵达潼关一线,大军在潼关东北面下寨,形成攻关之势。
傍晚时分,安营已毕。
袁方与郭嘉、沮授两员谋士,于帐中商议破关之计。
帐帘掀起,赵云却连夜前来求见,带着满心的疑惑求见。
“王上,云心中存有疑惑已久,不知当讲不当讲?”赵云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道。
袁方放下手中把玩的酒杯,头往起一抬,笑道:“子龙是不是想知道,本王为何选了一条绕远的路来攻潼关,而且短短几百里路,走了近半个多月的路。”
赵云神色一震,奇道:“听王上的意思,莫非王上是故意如此?”
按照常理,袁方若想从邺城进攻关中,应当先取敌军兵力薄弱的河东,再从蒲坂津西渡黄河才是近路,而袁方却偏选了先南渡黄河进入洛阳,然后再西进潼关这条大远路。
而且,潼关乃天下雄关,攻取潼关的难度,远远要比攻取蒲坂津要困难。
此前赵云就曾进言劝过,袁方却一直笑而不语,今大军已至潼关,赵云实在按捺不住疑惑,所以才忍不住前来相问。
袁方依旧笑而不语,却看了郭嘉一眼。
郭嘉将葫中之酒饮尽,笑道:“以咱们王上的谋略,岂会不知走河东一路更近。但我们大军一旦走河东,西凉军探知,必然会以重兵守住蒲坂津,则我军想从河东西渡黄河入关中,便未必能如愿啊。”
“王上,难道是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