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剑门实在太过险要,今我们试探的目的已经达到,强攻无益,撤退吧。”先前建议进兵的法正,也提议收兵。
“剑门关,果然是西川第一雄关……”
袁方感慨了一番,遂是下令,鸣金收兵。
金声一响,前线苦战的徐晃和他的将士,急是举着大盾,匆匆的撤了下去,只将近千余具尸体,留在了关城之前。
关城上,曹军士卒眼见齐军撤退,无不欢呼嚎叫,向着齐军耀武扬威。
曹操那紧凝的眉头,终于也浮现出一抹,久违的欣慰之笑。
而曹操身边,坐着轮椅的司马懿,嘴角也扬起冷笑,喃喃道:“袁方,有我司马懿在,你休想攻下这剑门,更别想染指西川,哼。”
傍晚时,十余万的齐军,已退回大营。
中军大帐中,气氛颇为凝重。
“剑门关太过险要,强攻是无法攻破的,只能智取,尔等可有何良策?”袁方扫视众谋士问道。
大帐之中,陷入了沉寂,一时间,诸位谋士们,都在苦思着破敌之策。
“王上,末将这里倒有一计,或许可击破剑门关。”
一片沉寂中,很少发表意见的年轻将领魏延,忽然缓缓的开了口,年轻英武的脸上,还泛起一丝诡色。
第四百一十三章 唯袁方有此魄力
魏延声音低沉,却充满了坚定与自信,堂中众人,都清醒可闻。
霎时间,所有人的身形均是一震,目光不约而同的齐刷刷望向魏延,望向这位在梁县一役,倒戈归顺袁方的年轻小将,眉宇间毫不掩饰着惊讶之色。
在场的众谋士,法正、贾诩、刘晔,哪一个不是绝顶聪明之士,他们都一时片刻想不出退敌之策,而一个武将出身,年轻轻轻的小将,却号称有破敌之策。
如此海口,焉能不令众人惊讶。
魏延却没想到自己一句话,会招来众人异样的眼光,心情顿时有些紧张。
但下一个瞬间,他却又恢复从容,提高嗓门,大声重复道:“启禀王上,末将魏延有一条计策,或可为王上攻破剑门关。”
唯有袁方,却是目光如常,并未对魏延感到惊奇。
因为袁方熟知历史,他最清楚不过,魏延非只是单纯武将,而是一员有勇有谋的将才,否则,历史上,焉能为蜀国镇守汉中,抵御强大的魏国。
于是,他便点头问道:“文长有什么计策,尽管说出来吧。”
年轻的魏延,丝毫没有丁点拘束,便是挺起胸膛来,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将自己的计策诿诿道来。
先前时,法正等绝顶智谋之士,对魏延还存有几分不以为然,见得袁方要魏延讲,才故作认真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