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1 / 2)

哈哈!

黄炎总算逮着个机会,将这些迂腐古板的封建卫道士当头一顿胖揍!

看着那老蔡同志一脸的愕然,一张沧桑的老脸先是憋得通红,然后渐渐转为苍白,直至最后煞白一片,自己心里这个痛快啊——比滚床单最后那一哆嗦的快感还要强烈!

黄炎的一番训教,直让蔡邕眼前一黑,满身心苍白无力着歪倒在墙边儿。

自己一心想着致力学术,并不曾贪图这些虚荣,若不是自己心有苦衷,谁能甘心屈身事于那董贼啊!

这,这难道是老夫错了么?

这些,难道都是老夫的错么?

“……”

黄炎出了大门去,先是找了个僻静地儿,解决了一下个人卫生问题,然后又四下巡视了一番,这才带着小二返了回去。

这会儿众人皆已饮食完毕,黄炎便开始安排夜间值班的事儿。

“周仓老典,你俩辛苦一下,外头巡夜望哨去。两个时辰后换我跟小二。丁冲陈瑶,你俩各自带伤,就多睡一会儿,凌晨时分再起来巡哨。行了,都赶紧歇息去吧,明天一早还要赶路呢!”

黄炎一声吩咐,众人无不应着,即动身各就各位去了。

待黄炎躺回自己的小草窝里,刚要打个呵欠睡下的时候,只听那蔡老头又是幽幽地一声叹息:“唉!其实,老夫却是心有苦衷的!”

“苦衷?你这苦衷也未免太过于冠冕堂皇了吧?”黄炎不屑地回道,“自己的主子都被人掳去长安了,你还在这里长吁短叹,怨天尤人?你到底是大汉的臣子,还是董卓的鹰犬?”

“你——”对这等言语刻薄之人,蔡老头当真是秀才碰着兵了,心中恼恨了半天之后,终于又憋出一句来,“老夫身为一儒生文士,自然上不得杀场!可天下的豪杰志士早已大起义兵,不过数日,便可将圣上迎回京都!”

“切!你在那儿白日做梦,还是睡糊涂了?”黄炎又是一声冷笑,“只怕你等到百年之后,那些所谓的豪杰志士也不会出兵出力的!”

话一出口,那中年文士急睁开了眼睛,紧紧盯向黄炎,像是要看透其内心的所有。

“一派胡言!”蔡老头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冲着黄炎训道,“现如今,北有袁绍,袁本初,南有袁术,袁公路!二人皆为袁家子弟,世代仰食汉禄,必当有所作为!东路盟军又有老夫贤侄,曹孟德,若三路合力而来,必当克日将圣上迎回京都!”

“大言炎炎!”黄炎毫不客气地争锋相对道,“三路人马,各怀心思,互有掣肘!你还指望着他们能匡扶汉室,拯救黎民,做梦去吧你!”

“你——”老头子身形一晃,差点儿没被他气到憋过气儿去,幸亏小蔡琰忙从身后扶住了他。

“三路人马,若是分从东、南、北方向,合力并进的话,或许可以与西凉军一争长短。”那汉子终于肯开口说话了,语气幽幽着道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是合不到一块儿啊!”黄炎懒懒地翻了个身,说道。

“哦?为何有此一说?三路人马皆为保江山,扶汉室而来,为何不会同心戮力?”汉子又问一句道。

蔡邕也忙打起精神来,侧耳倾听。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黄炎打了个呵欠,说道,“看得出来,你也是个聪明人。你应该晓得,这些所谓的豪杰此番起兵,并非真心为匡扶汉室,维护大义而来。那北路的袁绍,既无兵马又无粮草,韩馥又时时刻刻都在提防着他。南路的江东猛虎,孙文台虽然作战勇猛,却是乏谋之辈。若是袁术断了他的粮草,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几天。东路这一边,实属乌合之众,也就曹孟德那个愣头青,肯于也敢于率兵追击,最后还不是一败涂地?”

汉子默然了,蔡邕愕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