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毅不敢责怪叔父。”丁云毅非常认真地道:“叔父为了云毅的事已经操心许多,况且这件事情上我台湾、澎湖二地已经有了应对。虽然我和郑芝龙一朝为官,但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他真的要对我动手,难道我还一再忍让?”
“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蔡启珍大喜:“你别看现在福建商人都怕郑芝龙,可只要他的势力一而再的遭到打击,大家伙心里对他的畏惧便也少了。到了那个时候只要有一个人起来反对,这局面顿时可以扭转。项文,我也可以应允你,只要你能把自己的势力发展到能和郑芝龙真正形成抗衡,我便是那个第一个起来之人!”
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了,丁云毅心里默默想到。
“我们也是一般想法。”谢玄叹息一声:“每年要向郑芝龙交纳三千两银子,才能确保海上安全,他郑芝龙这是当的我大明的官呢,还是当他的老本行,干的海盗呢?这些也还算了,台湾和福建如此近,本来是我等一个重要海商渠道,眼下他居然下了这等命令,这买卖可就难做得很了。因此你丁大人召唤和我孙兄,我两人也未多加考虑便来投靠大人了。”
“这样的局面不会维持得太长了。”丁云毅喃喃地说道:“福建,他一手遮不了天!”
蔡启珍忽然问道:“听犬子说你正在搬迁设在澎湖的造船坊?”
丁云毅点了点头:“澎湖太小,发展起来不利,造船坊之类的,全部都要移到台湾。将来万一和郑芝龙翻脸,澎湖必然成为最先遭受攻击之地,我也好提早做些准备。”
蔡启珍正色道:“我蔡家也有个造船坊,规模和郑芝龙的比起来虽然大有不如,但也算得上是全福建数一数二的了。眼下郑芝龙骄横日甚,谁知道将来会再闹出一些什么事情来。我也上了年纪了,振兴又在你麾下为官,因此想着近几年减少一些海商,免得处处受到郑芝龙的牵制,太平享上几年的福。此外,我还想把我的造船坊也移到台湾来。”
丁云毅先一怔,接着大喜。
台湾造船坊,处处是白手起家,一穷二白,其中艰难,秦云等人具体负责的最是清楚。而蔡家的造船坊则大不同了,要人有人,要设备有设备,况且成立时间长了,那些造船坊里的个个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若是得了这个帮助,台湾造船坊的规模和水平必然突飞猛进。
“我琢磨着把我的和你的两家造船坊合二为一,精心经营几年,或者能和郑芝龙的相抗衡了。”蔡启珍缓缓说道:“我还有个考虑,郑芝龙对我郑家的造船坊窥觑已久,全部搬到台湾,这里已成你的势力范围,他便要发难也有心无力。我二家合成一家,大事便成了。只是,我说句不中听的话,这造船坊可不是白给你的。”
“正是,正是。”丁云毅连声道;“总不能白要叔父的,将来造船坊一切利润,全都两家均分。”
蔡启珍微微一笑:“我虽然不是富甲天下,但供儿孙吃穿几辈子的银子还是有的。况且,若我猜得不错,你丁项文办造船坊,恐怕不光是为了赚银子吧?”
丁云毅有些不好意思。
蔡启珍猜得一点也没有错,造船坊的确能够赚银子,但却不是全部,自己是要利用造船坊,不断的为自己的虎贲卫水师增添战船,打造出一支足以傲视四海的庞大舰队出来。
澎湖造船坊的搬迁,到处招募匠人,高薪聘请红夷技师,无不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赚钱产生利润,已被排到了最后。
眼下被蔡启珍点穿,一时也不知如何应答才好。
“你丁项文心怀大志,我是不该追问的。”蔡启珍浑不在意:“我蔡家历代经商,从未出过一个当官的,后来振兴跟了你,杀海盗,收台湾,做得轰轰烈烈,我的一番心血,都放在了这个儿子身上,指望着他将来出将入相,光宗耀祖。”
眼看着自己儿子要说话,蔡启珍摆了摆手:“谁都知道我大明这些年不太平,金虏虎视,流寇横行,战火纷叠,做得再大的生意,读得再多的书,也是无用。还不如慨然从军,凭着一刀一枪博取个大好前程。我这个儿子,为人耿直,海上经验丰富,只是不会投机取巧,做人也欠圆滑了些。项文若是看在我的面子上,还请多多提携,总让他将来有个出身才好。”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丁云毅心里叹息一声,应了下来。
蔡启珍把儿子叫了过来,让蔡九洲跪在地上:“振兴,我今日算正式把你托付给丁大人了,你需得在我面前立个誓,从此后忠心跟随大人,无论祸福,不离不弃。若你违背誓言,便不算我的儿子!”
蔡九洲大声立下誓言,丁云毅急忙把他扶了起来。
其实这个时候丁云毅心里清楚得很,蔡启珍虽然是让儿子发誓,暗里却是在那告诉自己,从此后忠好好对待他的儿子,无论祸福,不离不弃才是!
这人为了蔡家,为了自己儿子,当真是煞费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