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页(1 / 2)

结果这么一算,缴纳上来的银子绰绰有余,还让邓牧之大赚了一笔,非但如此,他邓牧之又落下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在邓牧之这样官员的眼中,无论什么样的事情,都有赚钱机会在里面,不但钱要赚了,而且还得做得天衣无缝才行。

丁云毅和邓牧之的这几句话,让张溥几人敬佩万分,举起杯子,替普天下的灾民敬了他们一杯。

曹延涣叹息道:“武烈伯勇冠三军,邓黄堂谦逊爱民,你二人当真是我大明一文一武,栋梁之才,若是朝廷上下人人都像你二一般,何愁朝野不能廓清?”

柳如是坐在了丁云毅的身旁,字字都听在了耳朵里。她可没有想到,这位杀人的丁虎贲居然那么受到士子们的推崇,而且还救了那么多的灾民,不由自主的多朝丁云毅看了几眼。

陈贞慧身为四公子之首也在这桌作陪,他心中本来和丁云毅就有芥蒂,这时见坐在丁云毅身边那个人,虽然穿着男装,但却必是女人无疑,想到女人,便又想到了在桃花钨里遭到的冷遇,不禁心情大是不快,他忽然开口道:

“今日江南书院落成,原是普天下读书人的一大幸事,当可世代流传,不过这揭开牌匾,却是由一位总兵来做的,也当为人所津津乐道。”

他这话看着恭维,其实语存讥讽,在那说原本是读书人的盛会,丁云毅这个武人却凑合了进来。

四公子中他身上读书人的狷介之风最盛,也不怕得罪了丁云毅,为自己招来什么灾祸。

丁云毅第一眼见到他,便知道他定会找些事情出来,听了这话,也不和他计较。柳如是听了却大为不乐意,正想反唇相讥,却听张溥说道:

“定生,你这话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芜武烈伯非但勇武绝伦,而且文采斐然,当真是我大明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大才。”

这两句话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

陈贞慧哪里会信?张溥也不多说,缓缓吟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西铭先生又有新作了。”曹延涣摇头晃脑在一边附和道:“这一首诗用字简练,朴实无华,但却大有深意。尤其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更是妙不可言……”

张溥笑道:“你们以为这首诗是我写的?错了,错了,这正是我去台湾时候,武烈伯所作……”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这诗和张溥过去所作大不相同。

丁云毅这样一个以勇猛闻名天下的武人,能写出这样诗来,行文间大有可考究的地方,却也是难能可贵的了……

张溥又继续说道:“这还不算什么,武烈伯在南京时候,更写了一篇足以流传千古的文章那……”

众人一听,聚精会神,张溥便把丁云毅在“媚香楼”里写的那篇文章缓缓念了出来,当念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句话的时候,满座哗然……

“武烈伯大才也!”曹延涣恭恭敬敬地道:“能写出这几个字来的,天下间再找不出几人。佩服,佩服。”

陈贞慧哑口无言,他原本是想讥讽丁云毅不读书,只凭武力,却想不到丁云毅是个“文武全才”的人,当下默默的喝着酒,一声不响。

柳如是妙目盯在丁云毅的身上,一刻也不肯挪开,就如同才认得了这个人一般……

丁云毅却是心中惶恐,生怕有人再让自己写什么诗作什么文,赶紧把话题岔开:“西铭先生,江南书院落成,我便要回台湾去了。这次离开台湾时间长了,心中牵挂,不敢久留。”

张溥微微点头:“台湾,我福建沿海屏障,不可有失,正该早些回去。我听人说武烈伯勇猛绝伦,每战必先,每战必伤。武烈伯乃我朝廷栋梁,需得多加保重那。”

丁云毅应了下来,随即只当不经意地道:“这次来苏州,路上遇到了许誉卿先生,我仰慕他的才能,再三鼓动,终于让他答应去台湾了,台湾有了他的协助,当可一日千里。我欲委其以重任,酬其以重金,西铭先生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