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黑立刻反驳:“书上还说,该出手时就出手。”
书是王扬写的,书上的话,就是王扬说的,很显然,拿出书上说的东西,就像拿出孔夫子的话一样好用,至少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不听书上的,就得否定王扬,显然在他们的观念中,王扬是不可否定的,尽管王扬说了很多次,我有错可以说。
“好了,别吵!”王扬看向李亮:“你说他坏,那你说说他怎么坏,坏在哪里?”
李亮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说道:“你看,他都说了,现在官员太多,太多领大量物资的官员,既然用不到那么多人,为什么我一说到裁减官员,他就那么激动?”
这件事已经通告了所有人,官员们的俸禄明细众人都知道。
“而且,我认为,目前当官的人,不一定都有才,如果真的很有能力,就算裁减了官员,也裁减不到他们头上去,他们为什么那么激动?”
“是不是他们知道自己能力不如人,害怕您同意了这个想法,所以这才拼命的反对我?”
“假设这个成立的话,那是不是可以说,他们就像一批蛀虫一样,在国家这棵大树上,慢慢的蚕食?”
“在此,我恳请您,把这群蛀虫统统拔掉,不能再放任这些家伙蚕食下去了!”
他说得诚恳,说得很郑重,张嘴闭嘴就是为了国家,更是把驱黑他们比成了没能力的蛀虫。
言辞之犀利,连王扬都有些吃惊,当真是毒蛇一般的嘴,颠倒黑白,看来这书没白读,确实是一杆犀利的笔杆子。
可惜,他书读得是不错,逻辑也很清楚,但是却不会演戏,那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却配着冷寒的眼神,彻底将脸皮撕破,打算和驱黑等人不死不休了。
诛心之言!
王扬立刻对这番话下了一个结论,并不往心里去。
然而,驱黑等人却是指着他,怒得叫也叫不出声,写也写不出字。
几乎所有官员,立刻对这李亮怒目而视,那句“目前当官的人,不一定有能力”真是把他们得罪死了,一小部分对这件事并不注意的官员,也彻底被李亮的言辞激起愤慨。
笔杆子从来不少,在王扬推及了文化后,更是锻炼出不少笔杆子。
顿时一个文官站出身来,反指李亮其心可诛。
“李亮才是最坏的那个人!”那名文官言之凿凿,信心满满。
王扬看向他:“你又怎么说李亮心思是坏的?他怎么坏了?”
那文官也借着李亮的话往下说:“他说他是为了国家,根本不是!”
“我们现在的官员虽然多,但每个人都有事做,而且还刚刚形成了默契,这时候最需要稳定的配合,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而等这段磨合的时期过后,国家的人口会增长,耕种面积会变更大,不用说,事情就会越来越多。”
“刚好,朝廷因为度过了磨合期,提升了效率,不需要那么多官员了,那么那些多余的官员,这部分官员应该是要裁减掉。”
“但因为国家的发展,又多出了许多事,需要更多的官员,这部分官员刚好可以委派之前多余的官员,那些多余的官员有了经验,再分派任务时,就会顺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