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来,就有几十家商铺变成了悲剧,一下子释放出上百个人,这些人,如果想要获得想要的物品,只能变成消费者,去其他商铺兑换。
而其他家也感觉不对劲,怎么一下子就有那么多家不开商铺了?有蹊跷!
于是他们也把门关上,暂时不营业,想看看什么情况。
他们去问了一番,发现,原来是亏本了!别人告诉他们,交换,不一定是赚,有时候会亏啊!
他们就问,怎么会亏呢?别人摇头,表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不当商人了。
这时候,布十四和甘地冒出来了,他俩很想和众人打成一片,正找不到借口呢,一听众人有问题,便赶紧站出来解答疑问。
说了一通,众人这才明白,如果不经过计算,很容易出岔子。
不过这些数字,让众人一个头两个大,晕晕乎乎,无比反感,便走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依然留了下来,听听经验。
经过前一天的黑色破产日,所有人都明白了,想通过换东西来获得物资,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尤其是现在可没有消费者。
于是忍受不了数字折磨的一部分商家,也退出了商界,不再参与这些。
而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一共就剩下了二十家商铺,这二十家商铺,其实只有布十四一直在关注着事情的走向。
至于其他人,没有把自己的商铺放在心上,想着反正办在这里,也没什么不好的,就没去撤消。
这一个念头,就给他们的生意带来了转机,有一个人憋不住了,他去换了点食物。
尝过交易便利的甜头,想再忘记很难,于是,便有一个又一个的人忍不住了,开始了兑换物品,想着让别人赚一点就赚一点,算了。
他们还是拗不过时间的流逝,那骚动的心灵,让他们加速完成了观念的转变,慢慢的接受正经商业。
于是很快,他们就开始琢磨,反正有二十家商店,自己应该去哪个商铺兑换呢?
到了这里,文官们开始进行第二步的鼓动。
他们要让商家认识到什么是市场,也要让他们意识到,有个帮手,能带来更多的生意。
最重要的,是把小朝廷的模式,融入到商业中。
作为商业中的“精英”,此时的退休老师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在浑浑噩噩的琢磨着,哪些商铺有机可趁。
可惜啊,撞株的傻兔子就那么一头,等啊等啊,就是没人再犯傻。
正当他们又面对回现实,不知该选哪个工作岗位就业时,一个文官出来了。
那文官年轻得紧,是个小小的九品芝麻官,最小的主事,也就是官太少,没有刀笔小吏,不然他就应该干的刀笔小吏,或者当个小小书办,不会有官衔品级。
不过这小官是文官出身,但却不是在礼部任职,而是在户部的守八手下,记载进出货物。
正因为此,基本上大家也都认得他,见了面也能说上话,和这些退休老师们也谈得挺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