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义军成立不久,经费短缺,素闻卫先生乐善好施,呵呵呵。”
乐善好施个头啊,卫弘肚里暗骂,但看在外面恐怖的声势面上,仍只能恭敬地道:“义军,不知这……”
曹操一脸肃然,忽然站起来,从怀中摸出了那诏书,朗声读了一遍。
卫弘听得脸上汗珠一粒粒往下滚。一咬牙道:“既是如此,卫某捐献白银十万两以作军资。”
曹操瞄了卫弘两眼,忽然道:“哎呀,怎么有点困了,不好意思,我要回家睡一会儿。”
“这这这,曹公要多少,只管开口。”曹操若是一走,那外面这群人怎么办,自己这条小命还不得玩完?卫弘纵然心里在滴血,也只能这样说。
曹操亲热地搭着卫弘的肩膀,道:“来,我们到外面走走。”
凭曹操刚才露的那一手功夫,加上外面的庞大压力,卫弘只得乖乖和曹操一起走到门外。
曹操笑容可掬,大声道:“卫先生刚才说了……”说到这里曹操顿了一下,转过头看看卫弘,卫弘连忙猛点头,心里暗暗祈祷。
“卫先生说了,他正式和董卓脱离关系,并且愿意散尽家财来帮助义军。”
“万岁。”四下一阵欢呼。
卫弘一屁股坐在地下,当场晕了过去。
既得卫弘家资,军费方面再无问题。曹操竖起一面大旗,上书“忠义”两个大字,迎风飘扬,义军规模日渐壮大。
讨董名义下,曹操致信各路豪雄,竟然得到热烈回应。曹操又作了一篇檄文,大骂董卓,并公诸天下。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前后共有十七路人马,数十万大军,起兵响应,一时间群雄并起,而曹操,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群雄之一,遂名传天下。
大变将至。
第10章 三国附记
这是我三国系列的开篇,刘备卖鞋关羽打劫张飞卖肉云云,自为戏说。《三国演义》可以戏说,我自然也可以戏说,相比之下,可能我戏得更厉害些而已。
三国这段历史,过去已经近两千年,当时的名将美人,而今白骨成灰,化作肥料滋养出的植物,怕都已经消亡,开始了新的轮回,再如何笑谈,也无法起自于坟墓找我的麻烦。更何况当时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原本就没有人知道,史家所言,有其自己的时代立场,纵然历史事件不至于颠倒事非(怕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当时风流人物的一言一行,心思个性,终究无法保存下来。
不过,历史是历史,戏说是戏说,恐怕还是要分一分的。这一系列的小说,我曾经在《萌芽》杂志上连载了一年,许多读者说,原本不看三国的,看了我的东西之后,又找出三国来看;更有读者说,我的小说,浸润了三国的精粹。在网上看到这些留言,不由汗颜。
刘备、关羽、张飞,那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特别是关羽,对后世影响极大。说到忠孝节义,后人总是要拜一拜关二爷,关羽所代表的精神和品质,在儒家文化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以至于关羽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逐渐由人而神,有关帝庙,开店做生意,除了财神,关羽也是要供一供的。
可是史籍中,只是说关羽张飞尊刘备为兄,或者视之为兄。三人相识很早,很有点“哥们”的意思。至于是否真的郑重其事地结为义兄义弟,还是在桃园之中结的拜,除了《三国演义》里,找不到其它的出处。
刘备字玄德,原本就是涿郡涿县人。他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当时家中定有族谱,一代一代的血缘记得非常清楚,想必不会是冒认。只不过刘胜家雄势大,自然妻妾成群,有钱有权又有能力,便一生再生。每一代都是如此,到了刘备这一代,和原本的皇室正统血脉,就差了老远去。家里境况也不怎么样,老爹早就死了,刘备和母亲一起,除了卖草鞋(这是真的)之外,还编席子过生活。
古时候,开国之君,出生之时常有异象,说明这个孩子不简单,将来有出息。刘备的异象,就是家里东南角有一棵长到五丈余高的桑树。这可真是奇观,一丈合三米多,五丈还余,那就是近二十米高的参天大树,并且桑叶茂盛得不得了,如“小车盖”。只是摘桑叶有些麻烦。据说这在当时也很有名,就有人说不得了,要出贵人。这棵树这么大,想必周围势力范围所及,至少管了百十户人家,其中就有刘备。不过这样的异象,和凤鸣岐山、始皇登基有黑龙出现在河里,刘邦斩白蛇等相比,声势上显然弱了很多,所以刘备最后也没真当成正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