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同样一件事,即便是实打实的记录,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地位和立场也绝对大相劲庭。就像他杨广注定不会有好名声,张丽华在后世看来也绝对是祸国殃民亡国灭种的罪魁祸首,所以史书对于她跟杨广才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翻翻家谱,陈叔宝的祖上堪称“乱世枭雄”。爷爷陈霸先,从草民熬到将军,挡西魏,战北齐,总算保住了江南半边天。557年,羽翼丰满的陈霸先,掀翻了萧家梁朝那具“空壳子”,他“受禅”做了南陈的开国皇帝。“禅位”,无非是一块漂亮的“遮羞布”,说白了就是逼宫、窃国。谁还像尧舜那样真心实意替天下人着想啊?除非万不得已,窝窝囊囊的末代君主,宁肯叫皇位长了毛,也绝不拱手送人。
陈霸先“受禅”,的确是个例外。虽说他抢走了萧家江山,却没落下丝毫褒贬。魏征称赞他:效命旧王朝,功勋不下曹操、刘裕;三分天下,豪杰无愧刘备、孙权。司马光也在《资治通鉴》里抬举陈霸先,说:“临戎制胜,英谋独运。”很遗憾,如此雄才大略的人物,当国三年,就撒手人寰了。他那群嫡传子孙,一窝不如一窝。轮到陈叔宝登基,便只剩下坐吃山空的份儿。
而杨广不敢保证他老爹杨坚是否有效仿当年陈霸先的意思,不过两个人生逢乱世何其相似?有些事也许不仅仅是巧合而已。
创业,要本事。守成,也须手段。陈叔宝当然不是这块材料,他还在东宫的时候,就养成了三个倒霉性格:一,胆小懦弱;二,耳软心活;三,贪淫好色。
一旦这种人物君临天下,执掌生杀予夺,埋藏在骨子里的性格缺陷,便扩散成国家脏器上的恶性肿瘤。
张丽华如今依旧随着幸福的波涛起起落落——被临幸、脱胎换骨,芝麻开花节节高。只是陈叔宝“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不知稼穑艰难,复溺淫侈之风”,这货满肚子大粪,绝对是个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
不过杨广却又不赞同,他越来越清晰的感觉到,这个张丽华不是个穿越者也是个妖,一定不会如同史书记载那般城破而亡,一定会给他制造出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而杨广的这种危机感,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第355章 坐收渔翁之利
大周与陈国的战乱不断,所以大周任何的风吹草动陈国都看在眼里,更何况是尉迟迥要造反要跟杨坚对着干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
陈国国内经过几番争论已经正式跟尉迟迥取得默契,虽然不是直接对话,但是尉迟迥一旦起兵陈国就会声援,但具体如何动作会不会如何出兵还没有决定。因为最近年纪并不太大的陈宣帝身体不怎么好,他倒不是怎么酒色犬马,就是身体一开始就不太好。
一个身体不好的人很难有大志向,不过他跟大周打过几次大仗依然不甘心守着狭小的土地看大周日渐壮大。他是个有耐心的人,大周武帝是个英才,但英才都死的早,轮到宇文赟这整天不理国事就知道玩女人喝烈酒醉生梦死,把本来武帝时期强横的大周硬是弄的如今这步田地。
民怨极深,尉迟迥又要造反!
所以他觉得这是个相当不错的机会。可是他却不同意主战派的激进做法,他更倾向于坐山观虎斗等到尉迟迥和杨坚打的不可开交元气大伤的时候他再出兵,这时候即便不能吞并大周也能将淮南淮北的城池夺回来,报仇雪恨!
所以他们暂定的政策只是声援。
可有一个人却不这么想,那就是太子府里的张丽华。张丽华比杨广大三岁,今年20了,她由一个10岁的小女孩开始得宠一直混到今天太子妃的地位一路顺风顺水。虽然不是原配不是正室,但陈叔宝却对她言听计从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吓着。
外面疯传张丽华是陈国第一美女,而且诗词歌赋舞蹈音乐都十分精通,但好看的美人总是遭人妒忌,所以她自然身上背着很多骂名。
外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她通情达理颇有大志,非要找一个例子,就是杨坚的老婆独孤伽罗,她的志向和能力绝对不在独孤伽罗之下。外面都说陈叔宝为了她经常不理政事一醉酒就是三天三夜,一激动就是跟美人搞个通宵。
实际绝非如此,张丽华已经把陈叔宝这声色犬马之徒训练得十分得心应手,一个月除去身子不方便的7天,剩下的日子,张丽华最多陪陈叔宝三晚。其余日子即便陈叔宝去她的屋里她也都是跟这位太子探讨正事绝不干夫妻之事,所以很多时候陈叔宝都是把该处理的公务直接带到张丽华的房间里,他没什么耐心,他宁可写几首艳诗,欣赏一下歌舞或者没完没了的喝酒然后呼呼大睡。
最后公务大部分都是张丽华处理的。
这日陈叔宝下朝抱着一大堆公务又来找张丽华,心情不错,因为张丽华处理的公务得到了皇帝的赞赏,还赏了他一座别院。
所以对张丽华更加放心,一边走一边喊,“爱妃,爱妃可在?想死我了!”
张丽华勉强迎了出来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笑容,大概的施了个礼直接转身进屋坐到椅子上自顾自的品茶,眼睛看着窗外,也不跟陈叔宝说话。陈叔宝很纳闷,这又是哪里得罪这位小美人了,他一个月只能吃到她三次,这让他十分郁闷和不满可又对这个心尖尖没有任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