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2 / 2)

“三妹!”李建成上前,看着身后的大军,神采飞扬言道,“这么多的人马,足够我们拿下长安,将关中揽入手中的,若我李家夺取了长安,此功你不为第一,还能有谁?”

说到这里,李建成悄悄横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现在在军中威望甚高。他也有几分感到受到威胁,无论如何,就算是普通人家,一家三兄弟打小就算如何亲厚,也会有相互比较,竞争之心。

眼下李世民军功赫赫,又得众将爱戴,李建成作为世子,又作为兄弟,如何不嫉妒自己这位弟弟。同时身为世家子,对于权位的担忧也是天生的,李世民也是嫡子,只是比自己晚几年出身,若是自己不在了,他就是李家的继承者。故而李建成现在对李世民颇有忌惮,防范之心。

所以李建成才大赞对自己毫无威胁的妹妹,以此来打压李世民,日益提高的威势,同样将攻取长安首功算在妹妹身下,如此变相也是压了李世民一筹,消了他眼下的军功。

对于李建成的心思,李世民当然了然,不过他不以为意,看向李芷婉,手抚其肩,亦是微微一笑,言道:“三妹,今日总算遂了你妇好,花木兰之愿了。”

听到李世民这由衷夸张,李芷婉终于展颜一笑,兄妹之情溢然。

想起了当日在雁门时,自己向李渊要求领兵,说自己有妇好,花木兰之志,这话李世民一直记在心底。嗯,雁门,那时她正二八年华,怀着少女的憧憬,与父兄一起去解救被突厥大军困在汾阳宫中的天子。

嗯,当年那个李重九,还是一介布衣,尚投奔在自己父亲麾下,没有出人头地,自己还记得对方那虽是外表寒碜,但是却是永远那副自信的样子,当时若不是他的计策,以及后来在万军之中刺杀始毕可汗,隋军还胜不了突厥人呢。

若是世事能够一直如此该如好,父亲大哥,一切一切不改变就好了。

李芷婉目光有些恍惚,待众将一并向李芷婉道贺时,她才回过神来。李芷婉生在阀门世家,打小跟在父兄身边,也算阅人无数,当然也听得出那些人是在奉承,而那些人是打心眼里敬佩的。

但李芷婉亦一一回礼,不卑不亢,尽显士族之女的凤仪。

当下对李渊言道:“眼下父亲已率军渡过黄河,我亦可以松一口气,卸除这统帅大军之职,将此给父亲来统领了。”

李渊遥望那满山遍野的白衣军,点了点头,言道:“听闻关中百姓都叫你们娘子军,若是为父为娘子军统帅,不是成了女将。”

说完左右大将皆是奉承般的大笑。

李芷婉也不由莞尔,看着李渊的笑容,父女之间亲情乃是天性,哪里有什么大仇,这两年的芥蒂彼此之间自是一笑之间,一扫而空。

这时刘文静站出身来,言道:“以一人之力,在关中为我军拉扯一支七万人的大军,三娘子可谓劳苦功高。大将军自是一片爱惜女儿之意。大战在即,李家自有男儿当前,依我之见,不如将这关中七万大军交给二郎统领,如此即卸下三娘肩上之责,也可为大将军分忧啊。”

李建成听刘文静之言,顿时心底大恨,心道这老匹夫,我身为世子,不掌此大军,还能有谁,你将这七万大军都分给世民,那么至我于何地。将来我誓要杀之此老匹夫。

刘文静话音刚落,这边一人站出身来,此人言道:“此言不妥,二郎君已掌握右军,攻打长安事重,不能再加其责。不如将大军分给世子领兵。”

李建成微微点头,看了一眼说话之人,原来乃是行台兵部郎中,范阳郡公卢赤松。卢赤松在河东时与自己多有交往,这时候出面,显然是站在自己一边。

身为范阳卢家的家主,他的意见亦是权重,李渊不由皱眉。

刘文静当下笑着言道:“范阳公初来我军,可能不明情况,世子已掌握左军,亦如何给他加担子呢。”

刘文静此言连消带打,明面上既帮了李世民,实际上又暗中讽刺卢赤松初来乍到,乃是半路投奔李家,资格不高,眼下讨论军务,这里哪里有你说话的份。

卢赤松亦是城府深沉的人,笑了笑当下退下不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