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页(1 / 2)

说完当下杨恭仁正了正衣冠,肃容站在城门旁,而左右官吏皆是在后迎候。众士卒百姓久仰平阳公主的名字,当下在城门外挤得满满当当想要一睹其风采。

“微臣杨恭仁拜见公主殿下,公主千岁。”杨恭仁施礼言道。

李芷婉身着一身戎装,骑着一匹大宛良马而来,听对方禀告是杨恭仁,当下干脆利索地跳下战马,回礼言道:“有劳观国公在门外亲迎。”

杨恭仁但见李芷婉,剑眉入鬓,端是英姿飒爽,不由心道一介女流手掌十万雄兵,果真不是一般人物。

当下杨恭仁言道:“公主殿下,大军一到,突厥人望风而逃,相较之下老夫就惭愧多了,当年卫王任过凉州总管,而我这个凉州总管,出兵中伏,结果让突厥人打到城下,丢了我们杨家的脸,实在无颜面对百姓,此次败战我会向陛下请辞的。”

杨恭仁提及的卫王,乃是杨坚之亲弟弟杨爽,当年其任凉州总管时大破过突厥人,乃是大隋王室战神一般的人物。

听说杨恭仁要请辞,一旁官吏一并出声劝阻,甚至连百姓也是开口挽留。杨恭仁在河西不过一年,但深得百姓拥护。

李芷婉蹙眉言道:“观国公,虽战有不利,但经略河西之功,父皇也是十分看重的,眼下大唐没有比你更懂得河西局势之人,与其请辞,倒不如留下来助我,好戴罪立功。”

杨恭仁一听问道:“莫非公主要在河西还有用得着老臣的地方?”

李芷婉点点头言道:“瓜州刺史贺拔威勾结突厥拥兵作乱,朝廷惮远未遑征,父皇言让我收服瓜洲。”

杨恭仁听了言道:“公主殿下,此非易于之事啊,要平定贺拔威,需调动不少人马,敢问公主殿下这一次带来河西来有多少人马?”

李芷婉右手竖起三个手指,杨恭仁言道:“三万倒是可以勉力为之。”

“不是三万而是三千。”

杨恭仁闻言顿时色变,言道:“公主殿下怎么只有这么点人马,要知道仅是凉州城下就有突厥,吐谷浑骑兵三万余人,若是突厥人知道公主兵马的虚实,后果不堪设想。”

李芷婉淡淡言道:“突厥人野战擅伏,但也怕为人伏击,故而生性多疑,小心谨慎,这番我来援凉州,故布疑兵,突厥人必惧而退走。事实上我大唐主力,皆随我二兄远征,长安能抽出三千人马来援河西,实已是不易。”

杨恭仁顿为叹服,言道:“公主殿下善战者无赫赫之名,杨某服了。”

李芷婉笑了笑,既没有谦虚推辞,也没有半点傲然之色,言道:“观国公,突厥之志在幽京,而不在河西,我等大可不必担心,至于贺拔威以为瓜洲路远,不提防我来征伐,故而我想检精兵倍道而袭之,观国公你愿助我收服瓜洲吗?”

杨恭仁当下言道:“愿凭公主驱策。”

洺州,永年城。

飞雪直降,永年城内外更是冰天动地。

冬季一至,雨水枯竭,滏阳河已不复半个月前汹涌倒灌之势了,眼下永年城城内水位已是稳定在半丈附近,并一点一点的退去。

即便水攻的威力渐渐退去,但城内夏军的日子却是更加艰难了。

十一月天气,天寒地冻,围城已近一个月,夏军上下苦苦支撑。

而当李重九率大军从安阳返回永年城时,赵军合兵之后气势大盛,又复围城之状。而一叶扁舟缓缓驶向永年城城下,而扁舟上反捆的乃是宇文化及,宇文智及二人,见之一幕永年城内鸦雀无声。

当夜新降的许国大臣裴矩乘舟入城,向刘黑闼言道沁水之战,宇文化及军覆灭一事。

刘黑闼听后半响无语,一旁夏军大将也是不说话,只是一个个垂头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