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页(2 / 2)

当年杨坚启用苏威为纳言时,曾说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君兼有数人之才,非君不可。眼下李重九对苏威的评价也是如此。

李重九最赏识有才能的人,当下问道:“那房公有什么要教朕的呢?”

苏威道:“先安定民心,次安抚公卿,再安稳洛阳周边各县,逐次递进,否则赵王就算打下洛阳,也只能重蹈王世充的覆辙。而以眼下而论,老朽见城中陛下张榜安民,做得已是甚好,只要诛了几个首恶,再开仓放粮,稳定治安,那么洛阳民心恢复只是迟早的事。”

李重九听苏威这么说,当下露出英雄所见略同的神色,这些正是自己与张玄素,姬川,魏征商议好,并一步步要做的,苏威只是随口道出,并非是他足智多谋,而是他身居大隋宰辅之位十数年,处置类似之事,实在是经验太多了。

“至于下一步安抚公卿,那么恳请陛下能放了如杜淹,长孙安世,以及侍奉郑国的旧臣,他们都是无辜之人,王世充据洛阳,为了身家性命,不得已而从之。陛下若是对他们赶尽杀绝,必然逼迫这些洛阳的公卿投向李唐,如此不是损己利人了吗?陛下不仅要赦免,还要委以重用。老朽已是老迈了,没几年好活了,图也不图什么,但唯一能做的就是千金马骨,希望陛下能授予一个荣爵即可,如此洛阳公卿见陛下如此优厚士人,必然争相来投。”

李重九点点头,他不怪苏威这番话说得如此直白。李重九道:“朕早已起草好诏书了,这一次攻下洛阳,除了伪郑的王世充,王玄应父子二人,以及朱粲斩首,王姓宗室流放之外,其余官吏一改不究,所有人唯才重新任命,至于杜淹,长孙安世,朕早已下诏赦免,现有我朝官吏在东城为他们二人设宴压惊呢。”

苏威闻此,当下不由起身向李重九一揖道:“陛下英明,是老朽多嘴,指手画脚了。”

李重九笑了笑。

说到这里苏威却只是顿了顿,立即接着道:“陛下,老朽有一孙女,容貌无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洛阳世族子弟趋之若鹜。但老朽一贯将她视若珍宝,不肯嫁人,小女亦是心气很高,说非豪杰不嫁,今日之见陛下,老朽方知什么为真龙,现欲将小女许配给陛下,恳请陛下收容!”

李重九听到苏威开始的话,差点把口中一口茶喷了出来,但听到小女亦是心气很高,说非豪杰不嫁。依稀觉得这话有点似曾相识,好像以往李世民说李芷婉时,也说过这样的话吧。

李重九笑了笑,没有答允,也没有拒绝。

第五百八十章 饮至之酒

长安城,十里灞桥。

正是阳春三月,灞桥两岸柳树郁郁葱葱。

士人相送之时,皆在灞桥相别,别时折柳相赠,故而灞桥折柳,在长安十分有名。

现在灞桥上,李唐太子李建成与李唐百官都在桥旁相侯。

明黄色的御伞遮着太阳,李建成安然坐在柳荫之中,许久在柳树之中,李唐的东征大军,正缓缓前进。

李建成但见李世民一身金甲,独骑在前,而齐王李元吉,屈突通等二十五将从其后。后面则是身负重甲的大唐铁骑,鱼贯行来,军容严整。黄尘漫漫,透出一股百战雄师的味道。

李世民虽没有攻下洛阳,但李建成仍是微微不快,李世民这一次出征,攻陷王世充之地七十余州,河南之地除了洛阳,虎牢关以西之地尽入李唐之手。

这样的功勋,怎么能不让李建成妒忌,而且李渊听说李世民回来后,让他堂堂太子来相迎,与之一起献俘太庙等等。若是李世民再攻下洛阳,灭了郑国,俘王世充献于太庙之下,那么他堂堂太子的脸面往哪里搁,恐怕早就应了李元吉那句话要功高震主,连储君之位已是不保了吧。

无论如何,都不可让李世民再掌军权了,这一次洛阳之战给李建成敲响了警钟。

“拜见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