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公顺目光恻然,当初赵军劝降时,他曾有意答允,但为刘兰力劝而打消了主意。若非如此今日他已是赵军大将了,爵为郡王了。此刻他将头盔脱下,拔出战刀,逆着败退士卒的人流,对着迎头而来的赵军大喊道:“杀!”
城中郡守府内,府外一片兵荒马乱,刘兰坐在椅上,一张一张地将郡守府内机密文书等都丢入火盆中燃去。
这时候砰地一声,一人冲开门闯了进来道:“军师,南门破了,赵军杀入城来了。”
刘兰听了点点头道:“知道了,待我再烧完这些。”
“军师快走吧,赵军入城必然杀入郡守府,你烧完这些又有何用,綦公就算率人马在城南死命抵挡,也坚持不了多久啊。”
“是我害了綦公啊!眼下又要抛他离去。”刘兰长叹一声。
“军师,这诈降的计策,也不是你的错啊。实在是李重九他太狡猾了,识破了淳于将军的诈降。”
“我说的不是这个,就算没有诈降之策,城外七万赵军围城下,青州城城小兵寡,又能守了几日。我力劝綦公不降,实是为了一己私心啊。”
“军师?这话从何说起?”
“实话与你说吧,我兄长刘畅,在李唐为夏州司马,而且很得李唐太子器重,所以我劝綦公不降,其实是为了自己啊!”刘兰叹了口气道。
那人一愣道:“军师你。”
刘兰长叹道:“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你是我的心腹,难道还要在道义上指责我吗?”
“属下不敢。”
刘兰将最后一卷文书丢入火盆后道:“走吧,不然赵军就攻到这来了。”
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
硝烟散尽,赵国大军已是全部占领青州城。
晨风吹拂,空气中透着秋天的清冷,李重九策马进入青州城南门,但见城内血战一幕历历在目。尸体虽已是拖走,但满墙满地上鲜血却还未干涸。
尽管攻下青州城,但拿下南门一战之中,赵军阵亡达到一千两百人之多,负伤两千余人。其中不少是追随,李重九南征北战的老兵。
李重九骑马走到街道上,士卒们正沿着街道歇息。还有一些受伤的士卒,正让大夫包扎着。这些士卒待看见李重九策马行过时,却纷纷站起身来,行以军礼。
李重九微微点头,扬起马鞭致意,马蹄踏在土道上,扬起轻尘。
“陛下,这就是昨夜突进南门的士卒,两千人马,现在剩下不到千人。”薛万彻对李重九言道。
李重九看去但见城墙边上,一排士卒稀稀拉拉地依在墙边上,战袍染血,大多数士卒都打着绷带,身上也是血迹斑斑。他们望向李重九目光淡淡的,口中沉默却没有丝毫言语。
李重九将马缰一勒,翻身从战马上跳下,士卒们见这一幕,纷纷扶着兵器站起身来道:“陛下!”随即他们又垂下了头。
“陛下,我们的徐将军昨夜战死!”众士卒都垂下了头。
李重九点了点头道:“将士们,昨夜若非徐将军,朕岂能攻破青州城。他鲜血不会白流,朕决定追封徐将军为郡公,郡公之礼安葬,他的家小,朝廷养他们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