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页(1 / 2)

李重九归结下面问题,则是应消除交通阻隔,要真正征服一个地区,就要消灭这个地区的山川阻隔。杨广修建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将幽京,长安,江都三地连在一起。因此隋帝国不是秦汉以来最强大的,但是他的中央集权却远远超过秦汉两朝。

但是杨广倒在拉拢江南门阀,想要平衡关陇门阀势力,建立新的利益集团的路上。这条路不是不可行,但是他操之过急了。杨玄感的谋反,就是关陇门阀对杨广第一次反抗,但是他没有吸取教训,仍是一意孤行。

这个例子对于李重九而言,却是可以借鉴的,想要真正统一草原,一来就是消除,草原大漠上的交通阻隔,二来就是建立胡人汉人新的利益集团,就如同李重九融合士族,寒门,商人,形成新的势力集团一样。

消除交通阻隔,因为草原没有运河,李重九唯有推行火车,铁路。这是一件科技系数很高的事,以大赵现在还没有达到工业革命的标准,是难以办到的。但是李重九只要确立了这个方向,几十年,甚至百年都是可以完成的。

至于新的利益集团,这也就是方才赵德言与自己说的强而有力的保障了。此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李重九尚不想因此激化两边矛盾,但是现在已是要着手开始办了。

次日,李重九与众将商议,众人都是认为,应将俘获的突厥百姓士卒尽数南迁,而将突厥的铁山汗庭付之一炬,之后南返。李重九决定采纳这意见。

而此刻从阳山方面,也传来消息,尉迟恭的大军已是攻破了突厥的阳山高阙,绕到了颉利人马之前,堵住了颉利向西突厥逃亡之路。

阳山高阙位于今日内蒙古杭锦后旗,当年卫青率领四万大军从云中出发,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攻破了高阙,歼灭了河套之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部。

河套地区水草肥美,汉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以河套作为进攻匈奴的前方基地。

消息传来,张玄素向李重九建议道:“朔方郡之地,乃是梁师都所据,眼下突厥已破,梁师都犹如丧家之犬,又面临李唐的进攻,我们不如招降梁师都,其必定答允。”

李重九点点头,当年自己随李渊出塞雁门,曾与梁师都一并并肩作战过,只是那时自己身份卑微,对方不认识自己就是。

李重九道:“这是妙策!有谁愿意去说服梁师都?”

当下大将苑君璋起身道:“启禀陛下,末将与梁师都有旧,可以前往说服。”

李重九道:“可以,你说服梁师都后,就是大功一件!”

苑君璋当下领命而去。

同时追击的薛万彻也是有消息传回,颉利一路向西溃败,沿路派其子叠罗施收拢残兵,并招揽铁山以东诸部,倒也是聚集了一帮人马。薛万彻率轻骑追击上后,两军接阵交锋,颉利全无战意,没打多久,立即率军西逃。薛万彻又俘虏颉利部众两千余人。

一旁张玄素向李重九道:“陛下,颉利是仓皇突围而出的,辎重给养都落在铁山,其部不可能翻越大漠,而从现在地图上来看,我军尉迟恭部已是绕后,截击颉利,堵住了他向西的退路。颉利马上就要成为瓮中之鳖了。”

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

北风萧瑟,一片风雪之中,颉利率人马狼狈逃窜。

一路上虽是颉利利用自己的威信,招揽了不少牧民,并向他们索取食物,一度恢复了一些士气,聚集了近万人马。这让颉利看到了一丝希望。

但是在薛万彻追击上与颉利一战后。颉利大军惨败,好容易聚集起来的人马,以及取得的粮食,尽数丢给了赵军。中途之中,不少突厥士卒,或是阵亡,忍受不住风雪和饥饿倒毙在路上,或者直接开了小差,直接跑路了。

五日之后,颉利身边的人马,已剩下不足千骑。现在颉利与其子叠罗施驾马,行于草原上,一旁不少突厥骑兵,因为风雪坐在马背上显得摇摇欲坠。颉利转过身来对部下和儿子打气道:‘大家再忍耐一阵,过了不久就到阳山了,翻越了阳山,赵军就追不上我们了。那时我们就是草原上的雄鹰,谁也抓不到我们了。‘听颉利这么说,众将附和者无几。

倒是他儿子叠罗施问道:‘那么父汗,我们若是翻越阳山,去哪里找安身的地方,躲避赵军的追击,以现在赵国的势力,铁勒诸部可都是不敢收留我呢?

‘颉利点点头道:‘问得好,我已经想过了,一旦离了这里,我就去西面投奔你阿史那贺鲁叔叔,他兵精粮足,与我又是多年的好朋友,到了那里,我们就安全了,不仅就有人马的补充,干燥舒适的帐篷,醇香的马奶酒,还有女人。你们都可以获得。‘颉利不愧是一名领导者,在他的鼓动下,疲惫的突厥士卒想到马奶酒和女人,都是露出企望。

这令他们在绝境中又生出一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