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页(2 / 2)

几个牧民过来,他们高大的身子,手上拿着弓箭,虽然这弓不怎么样,但却也算是不错,这种弓质量不是很好,可却也能用。赵茗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当过兵的。一个牧民道:“什么人?”赵茗道:“我要见狐戴大人!”立时有牧人张弓搭箭道:“你们是什么人?”

“你就说是故人来访就可以了!”赵茗这样说。她小的时候见过狐戴一面,当时狐戴是来要军器的。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狐族开始有近万人,可是在边地不停的消减,大族变中族,中族变小族。万人大族变得只剩下两三千人。狐族这才得到许可可以结民自保,这等于是自许成军。但在当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秦国的边民不就是如此么。但一支正规的军队从哪儿说都是吞金兽,军队是要钱的,射出的箭要钱,打斗的兵器要钱,一切的一切,包括军粮,没有一样不要钱的。赵侯同意狐族成军自保,但是却不给钱不给粮,其实给钱粮什么的也就算了,最最关键的是,不该连兵器都不给。不给兵器也就算了,人家自己组军,你多少减点税款,结果到好,该收的税一文不少,是多少就要收多少。如果不是一些赵国的官员看到老狐族的面子上,这再一次证明有个大姓的好。所以会少收一点,或者说是正规的收税,不然的话,狐族的生存真是出问题。有的狐族人还叫着回魏国去过日子。

但从赵地的句注山到远处的魏,有着五六百里的路,走一个两个还是可以的,可是迁族,那等于是触怒赵人,赵侯随便一支大军就可以把狐族杀得光光的。所以狐族只能呆在这里。

由于结团自保,自组大军,狐族拉丁起兵,要招兵,没钱可以不花钱,都是穷人,这是好说的,没粮也不要紧,真苦了,到外头去打打猎,杀杀猎,捕捕兔子,那也是可以凑合的。

无论如何,只有一样是省不了的,那就是军器。没有甲不要紧,几张牛皮狼皮就够了。没有兵器,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这些兵器十分的重要,打仗别的好说,如北秦,北秦不怕没粮,北秦可以吃人。但是兵器就不一样了,兵器完了,那就很麻烦。最离谱的是,连铁石都是不多了。按理说,赵国再穷,别的不给,但武器多少还是要给的,可惜,赵侯居然拒绝了,反而又白白的敲了一笔钱财。千辛万苦,狐族只得到了这些,后来就绝口不提要钱粮要兵器的事了,反而是一连的和北地的匈奴打了两仗。

第581章 赵侯打苏慢

由于当时的匈奴吃了秦国的一顿扁,又在北秦边境上吃了苦头,他们小心越过了林胡和楼烦军,而是想着在赵国边境上发一点小财,可惜却是给狐族迎头痛击。失败的匈奴再次回到了北部草原,向着东方而去。凭着这一战,狐族咸鱼翻身,竟然聚拢到了一大批的小部族在他们的旗下,狐旗一立,可得三万大军!并且,狐族开山上的树与石,制成了弓箭,他们就是这样强大起来了。由于狐族的强大,赵人也不可能再如从前一样对他们随意的征税,不得不说,赵与狐族两者之间,这种鸿沟是越来越大了。不过不管怎么说,狐族还是在赵国的治下,如果赵国愿意,拉出两三万大军对付狐族还是没有问题的,狐族如果真的想要翻脸,不得不想想这种可怕的后果。对于现在的狐族来说,他们并不是想着当部族。因为狐族到底是一个大族,现在中原的力量还是那么的强大,没有理由弃中原而就戎胡。

记得小的时候,看见狐戴,他虽然三十多岁,却是十分的苍老。两鬓花白,眉间带皱,眼袋深沉,那却是一个三十壮年。在中原,一个五十的老者怕也不至于此,由之可见,在塞外的生活是何等样的一种残酷!赵茗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但是她是什么办法也没有的,当时的她还仅仅只一个小女孩,狐戴也没有对她多看哪怕那么一眼。没成功的狐戴走出了赵宫。赵茗至今还记得狐戴走出赵宫那带着怨怼的样子。那是怎么样的一种愤恨,赵茗不得而知,但是她知道,赵国对不起狐族。三晋分家,狐族也是三分,其中一支留在魏国,一支进入了赵国,那是对赵国多大的一种忠心,可是这种忠心换回来的,却是不堪!

当赵茗和曹春初给带入到了狐戴的大帐时,狐戴的样子与赵宫时不同了。他看上去显然是更见老了,只是却没有那种在赵宫卑躬屈膝的样子,反而有一种豪放的情怀。胡子发出了灰白色,长长的,虽然这个时候的狐戴四十多,但说他七十都行。他大马金刀的坐在上位,天还没有冷下来,可是他却在身下铺就着毡毯。帐蓬里有一股子苦臭的味道,但这味道很正常,这是奶酸的味儿。狐戴说话了:“你说你是故人,老夫可不记得有你这个故人!”

“那是十年之前。”赵茗说的信誓旦旦。“十年之前?”狐戴奇道:“那时你不还是一个小姑娘么?你在哪儿见到老夫的?”赵茗道:“老将军威霸雄姿,岂有会记得我这个小女子的,但是小女子却是还记得老将军的。”狐戴不悦,他有将军号,而无将军之尊,赵国上下谁个当他是将军。“你说你见过老夫,可是你却不说你是谁,不说一切,你这样子,老夫也不好办,你想好了,你若是想要平安无事,只怕不说点真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赵茗道:“老将军休要生气,天下谁不知道大赵对不起老将军,但是老将军也不当如此而恨大赵,大赵虽有不是,可到底是国家穷困不是,如果我大赵有魏国之富,又何至于此耶?”

狐戴挥手,不消一会儿,从他的帐中,几个武士径自走出去。狐戴道:“你要说什么快说,若是以为就你们两个想要刺老夫于帐下,却也要小心,老夫人老,可老夫的剑却不老。”赵茗也是知道,老人不是看上去老而就觉得没用。往往这种老东西,他自己不上山,那就说明他还有着足够的暴发力。对于首领来说,这种老头子只要一天不死,那就不可小看。俄罗斯的沙皇,号称为伊凡雷帝的,居然一身风湿性关节炎的情况下还可以把他的儿子活活打死。

“我一路行来,一路看,草深,天蓝,野外有狼,草下有兔,还有一些牧人,有牛有羊,好一派天然景象,如果是看,那的确是赏心悦目,但是,身为狐氏一族,这样的生活下去,还有出路吗?还是说,狐族还想着过这种平静的生活吗?”赵茗笑着说话。狐戴明白了几分,冷声道:“我狐族到底怎么样,不劳姑娘你说这种话,你与邯郸赵氏是什么关系?”

“我叫赵茗!但我说了,却希望狐将军忘了这话。”赵茗这样一说,狐戴却是明白了几分。毕竟赵茗也是一位公主,她的失踪在赵国并不是小事,现在这位公主级别的人到了他的地盘上,看来还真是有一点事,不过从这位公主的话里说的很清楚,她不想要自己的事情传扬出去,狐戴相信这里面是有故事的,但他对此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诚如众所周知的,狐族现在对赵已经有点离心了。这个时代不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是讲你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你对我不好,那我自然也不用太鸟你。所以狐戴很自然的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问了,只是……公主……你此来,就是为了说这些话么?”

赵茗小心的说道:“将军对大赵有怨?”狐戴却是淡然的叹了口气,说道:“过去,我们缺少兵器,粮草,大赵没有对我们伸过手,现在我们挺过来了,别的什么也不求了,只求可以守住这一方静土,别的我们什么也不想管,我们也不会去管。就算是我们想要管,只怕大赵也不会放心我们吧,哼哼,我们弱小的时候,那也就算了,可是我们强大起来,大赵却怕是反而容不下我们。”赵茗趁机说道:“这是自然,老将军风骨,自然是值得敬傲的,虽然身处困境,但却带出了这么一支强军,现在楼烦人也好,林胡人也好,那些来闹事的匈奴人也好,大家都知道了将军的厉害。大赵身处重围之地,自然是要小心的,对于将军这支军兵,不放心是一个必然,但也并非是说不可以让大家有一个好结呆,到时我父侯不会怪罪将军,我大赵还可以得到一支精兵,狐族也可以回归进入邯郸城,这难道不好么?”

狐戴哈哈大笑,道:“小丫头,你当我是傻子么,你是不是要劝我放弃兵权,就此在邯郸里等着死么?”赵茗道:“如果将军进入邯郸,那自是这样的结果,谁让我大赵对不起将军呢,父侯怀疑将军对我大赵心生不满,这也是自然的。可是眼下有一个大好的机会,不知将军愿不愿意把握。”狐戴可不是一个傻子,道:“你是说……赵国攻打北秦?”赵茗心中一动,暗暗吃惊,也不知道狐戴对于北秦到底知道多少。她寻思了一会儿道:“将军知道北秦?”

狐戴不这么说,反问:“你知道。”赵茗道:“略知一二,实不相瞒,我失踪就是因为给北秦掳去,所以吃了无尽的苦楚,对于北秦也算不了了解一二,这一点可是知道的。”

狐戴来了兴趣,笑着说道:“关于北秦,老夫也是知道一些的,听说北秦人战力无双,所向无敌,义渠强大,一年被灭,林胡强大,现在却遭逢大败,赵国要打北秦,老夫乐见于其成。”赵茗道:“将军错了,赵国大军攻打北秦,如果赵军胜了,那就会怪罪到北秦的头上,如果北秦胜了,以北秦现在的虎狼之心,必会吞灭林胡,攻打我大赵,到时,将军又岂能幸免乎?将军可知道北秦军战斗的方法,他们每战都杀戮良多,吃人无算,是一支灭绝人性的军队,不知道将军对于这样的军队是做何想法的。”狐戴奇道:“可老夫听说进入北秦生活安定,甚至减少税赋。”赵茗道:“那不知道将军信乎?”狐戴一滞,的确是如此,北秦的军队如此残暴,北秦的人如此野蛮,要相信北秦的生活制度好,对于狐族这样生活乖僻的部族,是很难以明白的。赵茗紧跟着说道:“所以现在正是机会,赵国要打北秦,将军当派使者,自请随军,在军中立下战功,到了那时,无论如何,我父侯一定会厚赏于将军,到时将军举家就可以回到邯郸,在那样的情况下,狐族回归我大赵政堂,不失上大夫之赏也。”

狐戴道:“只怕还要交出兵权吧。”赵茗道:“将军,鱼与熊掌,不可兼而得之。”

狐戴起身,这时赵茗才发现,老人的身骨是不好的。在他的喝令下,几个武士回到帐中,狐戴道:“你说的事情,老夫不可擅专,还是要与部族商量一二,请两位一个单帐休息。”说罢,就按下了此事。狐戴在这件事上没有说谎,在处理这种事上,他一定要有足够的军力,想要军力,就要和手下的部族商量,狐族自己的本族军兵虽然在这段时间有了一定的发展,可是还不足以一下子撑起这三万大军的数量。狐族自己在这几年里匆匆发展出的人力只有七千兵力,其余不足的部分,主要都是那些小部族拼凑起来的,如果不取得这些人的意见,乱打,是不可能把战斗力提上的。似狐族这样的大军,保家还可以,想要离开自己的地盘,到外地战斗,那就是一个笑话了。这就和宋国一样,大宋国的军力其实并不弱,战斗力也并不是说真的就不行,只看一点,蒙古人打西方,战无不胜,灭夏灭金,都是轻轻松松的。

可是当蒙古灭宋的时候,这时的宋已经不是过去的宋了,而是给金国长期侵略的宋,大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死死的支撑,一般人都是比不上的。可怜大宋,其实还是不错的,别看他们儒化的无以复加,可是有钱呀,有钱就好办,所以才可以支持那么久。可惜,先有大辽、西夏、金、蒙古,这些轮着来,也就是大宋了,不然谁盯得住。尤其可怕的是,宋还是尽守的,他不进攻。这就和大商时代,商军在执行兵礼的情况下居然还所向无敌。

如此一来,这种商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居然一半以上的部族都是不想出兵。

赵侯却是不想这种事,他只想着战斗,要报仇。漫天的旌旗飘扬,赵侯没有心在蔺县停留,也没有心靠近皋狼。因为在那里有着庞大的魏军,如果因为这种动作惹动了魏军,引起了误会,那可就不好的。所以,在十月二日的时候,赵军中军到达了黄河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