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罗马人当时只有二十二个军团,这二十二个军团统治着一亿多人口。每个军团约三千五百人,这五个军团的全军覆没,让罗马的军力顿时减少四分之一。随后,罗马开始分崩离溃。五个军团、约一万八千人迎战波斯三十万军队,竟然全军覆没,这是罗马人不敢想象的失败。这一失败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变化,最终成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一百场重大战争之一。
而魏国的失败,相当于这场的战斗!中国春秋战国,是一个十分奇妙的历史。秦得天下,与其说是他们自身的努力,不如说这里面也有天命的帮助!首先,挡住秦国东进的晋国亡了,但不幸的是,魏国的强大兴起,魏国的强大有着太多的发展机遇!它至少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上计为向西发展,吞并秦国,占据关中,如此则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可惜这个策略太务实,太没有轰动效应,为虚荣的魏君所不取。中计是魏国继续结好赵韩,三家联手出击,将秦楚齐击破之后,再解决内部问题,由于魏国最强,最后的胜利将属于魏国。但这个策略的注意点是魏国在分赃时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务必保持三家的团结。可惜贪婪的魏君根本舍不得放弃一点既得利益,无视赵韩两国的需求,最后导致三家破裂,因卫国而起的几场战争便是最好的例子。下计是魏国远交近攻,对外怀柔秦、楚、齐、然后关起门来一心收拾韩赵,吞并韩赵之后,魏国势力剧增,对秦、楚、齐三国将形成压倒性优势,获得最后胜利的几率将大增。但骄傲的魏君不愿降低姿态结好秦、楚、齐。魏国过分地追求霸主形象,而忽视了土地城市的得失。只要对方告饶,魏国一般就会住手。结果军力国力丧失……
现在魏国已经不在和北秦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了,齐国也是不堪足道,那些软蛋的齐军,不是孙膑,能有这种成就么?这边打了仗,那边就要害统军的大将,这可不是自寻死路么。
北秦王有理由教教齐国。齐国如果因此而强,那还好,北秦王可以在余后有的玩了。
如果齐国弱下去,中原就会从过去由霸主拧成的铁板变成四分五裂,到时,北秦就可以蚕食中原!这就是现在北秦的国策!在动这些小国家之前,北秦王无意让魏国继续受到损失。
孙膑与田忌的苦求没有成功。北秦王摆明了就是要利用他们两个,此二人虽然对于齐国还有感情,但是在这件事上,齐王伤人太深了。最后北秦王给了一个中可的话,那就是可能的话,他就不灭齐。说灭齐,这口气也许牛大了一点,但是话说回来,北秦王灭了中山国,灭了赵国,灭了燕国,灭了东胡,灭了北方小国,现在如日之中天。这样的北秦国,是有资格说灭齐的这话,北秦王愿意,他就可以。只是北秦王不能。治国是一门学问。北秦王如果灭齐,就会让北秦如同从前一样,一下子吃撑住了。这几年来,北秦国的发展虽然大,但还没有完全的消化赵燕带来的问题。在北秦,太多的工程不住的上涌,修桥铺路,扩建城市,这一切的一切,无以尽绝。赵国的地面上,还有一些小匪盗,太行山的匪大帮已经没了,小的流匪还是有的,没有十年八年,根本别想肃清。北方,还有一些游牧民族,现在北秦王的手上已经积下了三个匈奴单于的头骨酒杯,但问题是匈奴还是存在着。整个北方,北秦国就用去了整整两个集团军。六万人的北秦军加上一些民兵,这个数字几近十万。一听到哪里有戎胡游骑,就立时杀去,如此都不能根除。北秦国只能慢慢的发展,一步步的修着星罗密布的小堡,然后向着北方深深的推进!要达到全部占领北方的这个修堡计划,需要整整三十年。
军议继续着,国防部一步步的谋划着。北秦国的军力布署,在西域都护府和祈连府,有一个集团军。西域走廊,放着一个集团军,秦与北秦的边界上,放着一个集团军。与魏国的边境上,安排一支集团军。秦燕京前燕齐边界上,安排一支集团军,在远东地段,那些三辰府左右,有一支集团军,而上方的北方,则有两支集团军!攻打齐国,正好可以让距离秦燕京的这支集团军向前开一点,何况北秦还有十万的精英部队。打齐国,真是再容易不过的了。
现在,北秦的边防集团军战斗力强,国府直接调派的大军也是战斗力强。举国皆精兵,这可不是魏国这样只养了二十万武卒就觉得了不起的国家可以比拟的。现在十万武卒死光了,魏国只剩下余众不多的武卒,还要防卫大梁,还要守卫地方,可用之兵那叫一个惨!
再也没有谁,能反对北秦的这次议兵。正当北秦在准备出兵的时候,齐国来人了!
由于这些年来北秦有点闭关锁国,除了商业上的事,很少外国人可以到北秦国来,北秦的边关更是锁死了文化生活之类的交流。北秦国只是不停的吸取中原人的血汗,而没有参与到政治中来。加上北秦国的保密制度,齐国也好,魏国也好,对北秦的了解都是单方面的。
说白了就是不足。知道的少,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是,现在齐国却不得不派人来。
虽然齐国还没有收到北秦要打齐国的消息。孙膑和庞涓知道也是片面的,这个消息只存在于紫荆宫,出了紫荆宫整个秦燕京的人是没有人知道的。北秦已经形成了惯例。文人议军的不是没有,但他们只是猜,百姓们是不知道紫荆宫的事情。国家保密法已经在此基础上处置了不少的人,现在还有不少的一批在北方修城!这样一来,谁敢说出去?所以秘密没有泄。
那齐国为什么派人来?是邹忌。田忌和孙膑走后邹忌独掌齐国的大权。但是当邹忌听说田忌和孙膑两个人逃到的是北秦国,他立时就坐不住了。因为邹忌知道,在从前,北秦王刘羲还是一个小小的北信男君的时候,曾经拜访过孙膑,而且他和田忌的关系也是非常好。
田忌曾经把自己喜欢的两个燕女送给北秦王,而孙膑在兵法上,也是指点过北秦王,这几个人之间的私交甚笃!时间的流去,可是邹忌却是知道北秦王这个人,他从来不怕人才多,如孙膑田忌这样的人才,他怎么可能会放过?就算北秦王不用他们,可是以他们的私交,邹忌非常担心田忌和孙膑借助北秦王的力量再重返齐国政坛,对自己的地位形成威胁,这时,有一个名叫杜赫的门客向邹忌自荐,说我可以保证田孙二人永久地留在北秦国。
第805章 太阳神行宫
北秦王哪里有心情理会这样一个小人物,他立即找来了女相,女相悠然的来到了宣室殿。
北秦王这次可没有搞小姑娘,他在静静的看书,只是如同寻常的,他的案前放着香炉和清茶。还有一杯是酒。病好之后的女相喜欢上了喝酒,特别是一些的低度酒,如同饮料一样。
女相喝了酒,北秦王把酒瓶都给她,女相就自己倒了起来。北秦王合上书,放在案前。
女相顺眼看了下,书名是《骗你一万年》。是说一个骗子的辉煌人生。这是北秦新一代的小说家的手笔,北秦王很少会关注一本书。“那人叫什么?”北秦王问。女相轻轻回答:“杜赫!”北秦王不屑道:“名不见经传,小人物而已,他说什么?”女相道:“他说齐国的丞相很不想田忌和孙膑回去,而大王是一个识人才重人才的人,得此二宝而不可自失,如果大王能用此二人,要看住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回不了齐国,丞相大人一定会在某此方面襄助一下北秦的利益,同时,我们北秦也可以得到孙膑与田忌这两个人!”北秦王不置可否。
女相也不说话,只是喝酒,北秦王看着皱眉,道:“你喝多了!”女相放下杯,笑道:“大王想要怎么处置他?”北秦王道:“这个……寡人也觉得有点为难……他是儒生么?”
女相道:“然!”北秦王奇道:“他敢说自己是儒生?”女相傲然道:“他住的地方全是监听装置,他就是放个屁我们也可以知道,他带在身上的书也是儒家的经义……大王您知道,北秦的市面上是没有儒家书的,他带来的,只能是我们卖到外面去的!”北秦王哼了一声,道:“你现在是不是明白这些儒生的德性了?”女相不语,过了一会叹道:“没有想到,这个人满口的文才,但是他明明知道田忌孙膑的冤枉,却是这样的帮助邹忌谋害他们……”
北秦王冷然道:“儒人视兵家为举世大凶,巴不得天下间的法墨兵三家死尽死绝,天下就他们儒学一样,只是儒学的这种德性……罢了,你先关着他,让他每隔一段的时间给邹忌写信,到我们出兵时,就把他拉去北方砍树修城!”女相不同意:“他一身的才学,会教坏他人的。臣以为可以送到扁鹊馆去。”女相的意思是拿去给新入学的那些个小扁鹊们活体解剖。北秦王不同意,道:“不,这种贱人就要折磨他们,你说的只是一时之痛,割去他的舌头,他不会我们北秦文字吧,让他怎么传学……就这样定了!”女相点头要走,北秦王叫住了她。
女相道:“怎么,大王还有事吗?”北秦王笑道:“没,只是本王想要告诉你,你年纪也不小了,该想想自己的终身大事了……曾前我们没有时间……但是现在……”女相一抚秀发……一片的雪白……不知什么时候,女相的头发已经是发如雪!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这首《发如雪》是北秦王拿来主义创造出来向女相表达爱慕的歌曲,在北秦很有名,但是,女相从来没有应过!可至少,对于北秦王的这番心思,她却是知道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