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8页(1 / 2)

当然了,其中夹杂着几个倭人海盗也是事实。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场动荡中主力还是以明人为主的。

他们装扮成倭寇的模样,到处烧杀劫掠,其凶狠手段甚至比倭人还要凶残。

因此,想要控制住这场动荡,那么首先就要治理沿海一带的民众。

这封奏折呈交上去之后,引起了内阁的很大震动。

因为朝中的大佬们怎么也想不到,这场让他们心惊肉跳,并且耗费了朝廷无数银两的沿海倭乱居然是自己人弄出来的。

这可是太丢脸了!

甚至可以说是丢人丢到家了都。

像是这么丢人的事儿,当然是不能对外做宣传的。

因此,奏折被搁置了起来,没有呈交给皇帝过目。

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而且一个不好就有扩大甚至传播开来的风险。

所以,经过了几个阁楼的最终商讨,大家决定不将真相公之于众。

反正大家都认为是倭人做的事情了,那么就将错就错,让民众们继续这样认为下去吧。

当然了,阁老也私底下给那位李光禄去了信,并且许诺只要他不将这个事情说出去,那么好处将会是大大滴。

而这个李光禄也不是傻瓜,当时便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所以,经过大家一番手脚之后,几十年前的这场倭乱便真正的被扣在了倭人的头上。

一般的民众们对此可能不是很清楚。

但是对于已经居于庙堂的郑芝龙来说,那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更何况,他家当年还有人扮过倭寇呢。

所以,当郑天朗用当年的沿海倭乱做例子的时候,郑芝龙那是相当的不屑了。

郑天朗闻言之后“嘿嘿嘿”的傻笑了起来。

可不是嘛,他们都是本家兄弟,他郑天朗也不可能不知道当年的事情真相的。

因此,要是用倭乱来说倭人的军事实力的话,貌似还真的是不太靠谱。

“不过你说的有一点没有错,那就是倭人的军力还是很强的。当年他们入侵高丽的那场战场,虽说我大明派军最终击败了倭人,可是你知道当年我大明损失了多少兵马将官吗?”

郑芝龙的话让郑天朗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