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刘阿兴和安特生得到的报告上只有“最少2000贼军正在迫近”的内容——敌情当然被夸大了!战场上的情况总是如此,处于弱势,并且训练和经验都不足的一方,往往会将敌情放大,自己把自己吓得够呛。
“安特生先生,现在已经探明了逆贼虚实,可以撤了吧?”刘阿生吸着凉气儿问。这仗虽然才开始打,不过刘大总兵已经萌生悔意,原来打仗和打群架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安特生横了他一眼,道:“现在不能撤!一撤就是全线崩溃!刘,你也不要担心,明军虽然精锐,但是人数不过2000多,而我们是他们的八倍,一定可以坚持住的!”
他回头对身后的几个荷兰籍军官道:“去给西蒂王子和薛狄王子下命令,让他们向新当的东城和北城发动进攻,那里的兵力一定非常空虚。”
而此时,朱济世也同样在罗伯特·丘吉尔和威尔·海明的建议下调整了部署,用三个辎重连替下了城南的两个步兵连,然后将这两连步兵投入了城西的战场,交给德维基内指挥。
直等皮尔和韩四指挥的三个连迂回到位,就向联军大阵正面发起冲击。
“立正!向右转!”
战场并不宽广,所以三个步兵连的迂回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随着热罗姆·皮尔和韩四的口令,3个连的360多名滑膛枪兵迅速将纵队转换成了横队。
“前进!齐步走!”
踢踢踏踏的点鼓声响起,360多名步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子就向联军大阵的左翼缓缓压了过去。
而此时,霍特曼中尉也已经发现了有一股数量不明的敌军迂回到了自己的左翼,慌忙调整部署,想让自己的左翼去拖住敌军,好掩护大队人马后退。可是,他现在指挥的不是荷兰陆军,甚至不是真正的军队,不过是些会打打群架的乌合之众,打打顺风仗还能凑合,现在要他们去堵枪眼可正比登天还难了。
第134章 不杀头只割辫子
刘进财带着部下的半个营四百来号人,傻傻的看着三百多逆明反贼在自己的左翼拉出了个一字长蛇阵,然后扛着步枪,敲着点鼓,迈着整齐的步伐,朝自己这边就压了上来!
他是兰芳刘家的人,不是嫡系,但也不是八杆子都打不着的远亲,和刘阿兴刘大总兵算是远方堂兄弟,所以在刘家的扶清堂里颇受重用,管着几个矿山,打群架的时候也都冲锋在前,得了个刘老虎的外号。
这回“兰芳内附”,他也跟着当了官,是个正四品的都司,将着一营兵,不过不是“鸟枪兵”,而是肉搏兵。装备了大刀长矛什么的,原本还说要装备弓箭的,不过这玩意儿没有人会用,而且贵得要死(这是理所当然的,洋枪是大工业生产的,弓箭可是一水的手工制品,整个南洋估计也找不出几个合格的弓匠,要大量购买大概得去日本),所以他这一营兵是没有远射武器的。
和朱济世的济世军不同,刘家的兵不是新式陆军的模式,所以肉搏兵和火枪兵是分开的,火枪兵没有刺刀,肉搏兵没有火枪。因而刘进财的这半个营没有被安排在第一线挨枪子儿,而是摆在左翼靠后的地方,现在就是他们勇敢地站出来为大清道光皇帝还有兰芳刘家堵枪眼的时候了!
“虎爷,不行了,明军手里有火枪啊!弟兄们不能挺着挨枪子啊!”
“虎爷,咱们家里都有老有小的,不能这样不明不白扔在南洋……”
“是啊,明军厉害,咱们还是撤了吧!这大清朝对咱们没恩,犯不着把命送在南洋!”
“是啊,反清复明就反清复明吧,听说四秀堂的阿妈都准备嫁给朱爵士当皇后娘娘了,没准这朱爵士真是天命所归!”
听到部下议论纷纷,都说要撤退,刘进财也苦叹一声,谁说不是呢!一帮子拿大刀长矛的怎么和拿火枪的打?人家一阵排枪自己的弟兄就得死一半!还都是有家有口的,而且这中国到底是大清还是大明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可是要跑恐怕也不成,刘家的亲卫正端着火枪在后面督战呢!
“对面的汉人弟兄听着,我们是大明济世军,是来解放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