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2 / 2)

“一次自杀式攻击而已,虽然勇敢,但是毫无用处,这样愚蠢的敌人我在中东见多了。”

老皮尔举起望远镜,观察着清军的又一波攻势,这一回清军祭出了“木盾战法”,数百个大木盾组成了个“木墙”缓缓向前逼近。不过这堵“木墙”可以抵挡明军的火枪,却挡不住大炮。几十门9磅、12磅大炮同时开火,铁弹呼啸着贯穿敌群,连木盾带后面的兵士统统扫倒,只留下一地的碎片和尸体。

“王上,小心敌人的骑兵从我右翼突破!”左宗棠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皱眉道,“僧格林沁在驱使绿营兵送死,目的应该是将我军注意力吸引到正面,然后出动骑兵攻击我右翼。”

“右翼有三营兵,足够了。”朱济世笑了笑道,“满清骑兵破不了空心方阵的。”

……

“再说一遍,不必携带弓箭,只带马刀、长枪即可!全军……向前!”

看到麾下所有的骑兵都翻身上马,或抽出长刀,或手提长枪。傅方也干净利落地跨上战马,抽出道光皇帝御赐的宝刀,下达了前进的号令。他现在指挥的并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察哈尔马队,而是京营健锐营的骑兵。这支兵是京营的精锐,平日训练也比较严格,而八旗兵的训练科目当然少不了马术的。所以这些八旗兵虽然比不上察哈尔、黑龙江过来的马队,但还是能骑马冲锋的。

至于带领他们傅方,更是精于骑射的武进士出身,马上功夫不在僧格林沁之下。就见他一马当先,带着上千人的马队,从清军大寨的后方迂回,躲过明军的视线,向明军的右翼潜行而去。

而此时,摆在明军战线右翼的部队大多是明军第二旅的兵,所以整个右翼,包括那三个负责侧翼安全的营,都是由第二旅旅长苏玉娘统一指挥的。

“王上要我们注意侧翼安全,特别是要提防八旗马队的突击。我看可以把两个团炮连的12门9磅炮撤下来,摆在侧翼。”第二旅的参谋长黄植生根据朱济世刚刚下达的命令提出了建议。苏玉娘蹙眉想了想,觉得没有必要把两个炮连都抽调下来,只调动了一个炮连,又命令第102团的三个营摆了一个长条形的空心方阵。

“告诉张嘉祥、罗亚旺和冯子材,让他们务必服从墨瑟上校的命令,坚定守住,不得有失。”苏玉娘低声下达完了命令,又聚精会神开始观察前方的战场。

张嘉祥、罗亚旺和冯子材三人都是两广天地会系统出身,又是苏玉娘推荐给朱济世的“将才”,在鸭脷洲军校当了几个月的“旁听生”就出来带兵,还都委了一营之长。如此重用,一方面是因为苏玉娘在朱济世那里的面子大,一方面也因为明军的军事人才确实有限。那些刚刚从军校毕业的青年军官当个参谋或是连长、排长还行,但是营、团、旅三级的中高级军官,还需要经验丰富的军人担任。所以营级军官多用上了些年纪,行伍出身(当强盗也算行伍)又能听的懂军校课程的军官,团级军官则都是洋将,四个旅长当然都是朱济世的心腹。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张嘉祥、罗亚旺和冯子材三个强盗本来是天不怕地不怕更不怕官兵的,可是跟过拿破仑皇上的墨瑟上校显然不是寻常官兵。墨瑟上校的命令,他们全都不折不扣地执行,用最快的速度指挥部下摆出了一个团级大空心方阵。正好横在明军右翼,堵住了清军马队突击的路线。当然,由于东江北岸是大片的平原,傅方的一千马队也不是不能绕过去,不过是多走几里路(方阵的侧翼布置了6门9磅炮,所以需要从大炮射程之外绕)而已。

第253章 战东江,洋枪对马甲 下

后世的军事专家在提及18、19世纪战争中的步骑对抗时,往往会忽略炮兵的作用。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炮兵并不是摆在步兵阵地后方的支援性武器,而是直接摆放在第一线,用来直射的“大号火枪”。这种“大号火枪”的有效射程一般都在500米开外,远远大于弓箭和步枪。而在这个距离之外,结阵前进的骑兵,仍然可能被9磅或12磅大炮的火力杀伤。如果等到以拿破仑三世的名字命名的拿破仑大炮(12磅野战炮,是前装炮时代的巅峰产品)被铸造出来后,骑兵在1000米外行动都毫无安全可言了。

可不能小看这500米到1000米的距离对骑兵的不利影响,因为这不仅意味着骑兵需要冒着敌人的大炮火力冲锋,还意味着他们必须在更远的距离上发起冲锋!否则骑兵就得在敌人大炮的轰击下等待冲击的命令了。

而冲锋距离的加大,对马匹的体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毕竟驮着一个穿着盔甲那种长枪的骑兵飞速奔跑绝对是一件体力活儿。为此,西方国家利用人工选种的方法,培育出了体力、耐力和爆发力都较为出色的马种,从而使骑兵冲锋的距离不断加大。而满清骑兵所用的蒙古马,虽然有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对食物的要求极低等优点。然而却也有个头小、负重差、速度慢、爆发力小等缺点。

当然,这并不是说蒙古马不好。事实上,在弓马取天下的时代,蒙古马好养活和巨大的数量优势,已经决定了它比世界上任何一种其它的马匹更加适合充当军马。但是在大炮成为战争之神以后,蒙古马在体力上的劣势就显露无遗了。

“下马!”

在距离明军空心方阵1000米开外,清军马队的指挥官傅方下达了下马蓄力的命令。和后世影视作品中,骑兵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画面不同,傅方带领的马队是慢慢走到明军侧翼的……要是放开了跑上几公里,这些马儿的体力可就耗尽了,待会儿还拿什么冲锋——实际上除了那种一人双马、三马甚至是六马,轮流骑乘的战术,普通一人一马的骑兵的机动性比步兵强不了多少。这马儿可是非常娇贵的动物,可不能把它们当驴子使唤。

而草原骑兵的战斗力大半也源于此,他们的马匹供应极度充足,根本不怕把马跑死跑瘦,所以机动性永远高于汉民族的骑兵。

健锐营马队的一个协领这时过来向傅方行礼道:“傅大人,不如直接冲阵吧!让逆贼领教领教咱们满洲的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