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页(1 / 2)

现在捻军的马跑得快多了,所以战斗的结果自然没有什么悬念,两下一碰撞,就有上百八旗大爷兵被木枪从马上直接打下去了。剩下的三百多不到四百人还想肉搏,可是这些捻军枪骑兵却只管打马向前,也不理他们。

这时李允又是一时胡哨,捻军一边剩下的三百余骑也开始打冲锋了!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八旗铁骑不是天兵无敌吗?怎么会……

看到捻军第二波冲锋的马队正向自己这边扑来,傅安喘着粗气,下身穿来一股尿意,腿肚子也开始抽筋,很有调转马头逃命的冲动。但是大脑中残存的理智告诉他,不能逃,只能战!因为……逃是逃不了的!对方的马匹力气比自己的马足,所以跑得也更快!

“杀贼,杀贼!”他大喊了起来,舞动马刀像发疯一样催动战马往前冲过去。看到他这样不知道算英勇还是无脑的举动,战场上的八旗子弟的血性都被激起来了。

冲上去,大家都得冲上去,就是死,也不能给祖宗丢人!

八旗子弟肯定是有血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历史上,清末的历次内外战争中八旗子弟们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对上太平天国还是捻军还是后来的革命军,又或者是对上各色的外国侵略军,八旗子弟打出的伤亡率永远都比各种牌子的汉族军队要高,时不时还能打出玉碎战来。

蓬的一声,傅安胯下的战马就同一匹高速奔跑的捻军战马撞上了,对方借着冲力轻而易举就把傅安连人带马撞倒在地。

要死了,真是不甘心啊……

从马上摔下来的傅安知道自己死定了,因为他的右腿被摔倒的战马压了一下,一阵钻心的剧痛传了过来,这是腿折了。被打落下马,又折了腿,再能幸存真是神话了!

第381章 八旗的血性 二 追

“东王,东王……僧格林沁跑了!”

东王杨秀清猛地从一幅硕大的直隶地图前转过身子,看着气喘吁吁跑进来的张乐行。

“成天侯,你说什么?”

“僧格林沁跑了,已经跑了!”张乐行没有带队出击,而是守在捻军的军营里面等消息。就在半个时辰前,捻军蓝旗的李允押了几十个清军俘虏回来,其中还有一个姓傅的协领。然后张乐行就亲自组织审讯,当然是拷打了!那个姓傅的八旗子弟倒真是条汉子,胳膊上的皮都叫人活活撕了都咬紧牙关什么都不说。不过他的那些属下禁不住打,交代了僧格林沁已经带领大队人马离开汲县大营,往滑县而去了!

“滑县?”杨秀清皱眉想了想,然后豁然,连声道,“僧妖头要跑回北京!僧妖头要跑回北京……还好叫你们给发觉了,要不然北伐就要前功尽弃了!”

僧格林沁的20万大军要是到了北京城内,杨秀清的北伐大军可就无论如何拿不下北京城了。

杨秀清大手一招,几个幕僚立即凑了过来,他沉声道:“传令,洋枪左右军,东殿左右军,聩营,捻军总黄旗立即整队,携五日行粮,限一个时辰内整队完毕!”

“东王,人是不是少了些?”张乐行迟疑下,还是提醒道。

白沙镇之战后,杨秀清用缴获的洋枪洋炮扩充了洋枪左右军,两军总兵力有33000。东殿左右军是杨秀清的嫡系,有一群姓杨的国宗带领,有25000人。聩营也是杨秀清的嫡系,有5000人。捻军总黄旗是张乐行的嫡系,全军齐集有6000人。以上诸军相加只有69000人,比起僧格林沁的“20万大军”可少了许多。

“够了!”杨秀清冷冷一笑,“兵务精不务多,这不到七万人绝对是我天国精锐,打清兵可以以一破十!”

他当然知道兵多比兵少有利了,可是十五万大军想要集结开动起来需要时间,特别是捻军的两万几千马队已经散出去了。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回来的,现在僧格林沁已经走了至少大半天,太平军可耽搁不起了。

“春官正丞相!”杨秀清喊着胡以晃的官号。

“末将在!”胡以晃一直守在杨秀清帐中,随时等候号令。

杨秀清命令道:“余下的八万多人交给你,待大军齐集后就向滑县来与我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