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见曾国藩虽然表面装的豁达,但眉宇间却还微微皱着,就笑道:“涤生兄说的不错,皇上的确给涤生兄安排了个重任,就不知道涤生兄愿不愿意去做了。”
“重任?”曾国藩眉毛一挑露出感兴趣的表情,随后又把眉头拧了起来,“皇上该不是要我去渤海当监国吧?”
左宗棠沉吟不语。
罗泽南道:“涤生兄,清朝已经没有了,爱新觉罗·奕欣现在是大明渤海公,和我们同朝为臣而已。”
曾国藩犹豫再三,这才压低了声音道:“皇上是要灭绝满蒙之人吗?”
罗泽南道:“那就要看涤生兄了。”
曾国藩叹了一口气,道:“谈何容易啊,亡国之恨,破家之仇……还有一个俄罗斯在后面日日挑拨,奕欣怎么可能没有贰心?”
“所以说才是重任嘛。”左宗棠道,“除了监视奕欣之外,渤海监国衙门还有一个重任,就是配合殖民部在渤海国境内建立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曾国藩的眉心锁得更厉害了,这几日他在来应天的途中,已经从报纸上看到过这新名词了。据说是朝廷为了缓解内地人多地少的矛盾,而推出的一个移民办法。
具体的条款还在讨论当中,但是原则已经有了,就是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将国内无地贫民组织起来去东北开垦落户,但不是以单个农户的形式,而是每百户组成一个集体农庄,向国家无偿租用土地(永租),然后集体耕种,收益共享。而且这些移民还要装备洋枪,时刻准备战斗!这样的“武装集团移民”有点像卫所军户,但是却不用承担兵役,只需要守住自己的家园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有点像苗沛霖在淮北搞得地主堡寨。
(注明:屯田军户的额度定为15万户,每户都要出丁当兵,服役期长达10年,期间没有军饷,10年服役期满该户所耕种的40亩土地才能归其所有。条件远比集体农庄优惠,不过额度有限,而且要求也严格,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加入大明陆军的。)
“这些集体农庄要在渤海国的地盘上搞?”曾国藩拈着胡须,“渤海国毕竟不是汉地,只怕会闹出事变……”
左宗棠道:“辽东镇有十来万屯田军,还有两个军的正规陆军,总兵力不下20万,这些集体农庄的农户也是亦耕亦战,就是有事变也是他们吃亏。”
曾国藩轻轻点头,如果是单个农户又没有武装,当然会被人欺负。可是百户一庄,筑堡而居,再配以洋枪,恐怕几千鞑子都打不下一个寨子。而且辽东还有20万大军,这奕欣真要有什么贰心,只怕就是灭族之祸了……如果监国渤海的是个一心要开疆辟土的莽夫,渤海之人怕同样要被灭绝的。
曾国藩捋着胡须思索片刻,点点头道:“看来这个监国非我莫属了,只是……这移民建寨的花费不小吧?朝廷有那么多银子?”
左宗棠一笑:“朝廷没银子,皇上有银子啊……财政部和殖民部已经算过账了,平均五人一户的移民,从迁移到安置,所需的口粮、种子、农具、耕牛加在一块儿,总要75块银元左右,三年先内往东北移民50万户也就是3750万元,朝廷出1750万,让皇上出2000万就行了。”
第537章 东北开发股份公司
玛丽亚堡内的马场,朱济世正跟左宗棠策马缓行,自从上次赛马输给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后,骑马玩就成了朱济世每天最重要的体育锻炼,今天左宗棠来汇报殖民东北事宜的时候,朱济世正在骑马,于是就奉旨陪皇上骑马了。
“啊,2000万要朕出,可是朕的手头也不宽松……”
听了左宗棠提出的要求,朱济世心中就冒出一句话“皇上家也没余粮啊!”
“皇上,您就别谦虚了,咱们大明就属皇上最会赚钱了,微臣和听财政部陈尚书说,明年兰芳行的橡胶园就可以收获了……这橡胶现在可被西洋人称为液体黄金的。到时候皇上的手头还会紧吗?而且殖民东北何尝不是件大买卖?虽然微臣不知道怎么赚回本,但是皇上一定会有办法的。这2000万对皇上来说不过是投银子做买卖罢了。”
左宗棠这话的确也不错,东北那旮旯可是块宝地,真要开发出来了还怕收不回2000万的前期投资?且不说什么大庆油田、什么鞍山钢铁的,就是现在东北最常见的森林资源,要砍出2000万元也是小菜一碟。当然这些木头要怎么运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要发财,先修路的道理永远是对的。
朱济世点点头笑道:“还是左相有了解朕啊,开发东北的确是门大生意,将来肯定是财源滚滚的……左相,你有没有兴趣投一点银子?”
左宗棠一愣,他之前的话不过是一说而已。移民实边的事情搁在哪朝哪代都是亏本买卖,朱大皇帝居然要自己投资,不会在坑自己吧?
虽然这么想,可是嘴上可不能说,让皇上掏钱开发东北的建议是他提出的啊。左宗棠只能笑了笑道:“皇上,微臣是想投一点的,不过微臣是清官,没有什么积蓄,只能少投一些……就投一万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