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朕还决定设立一所学贯中西的贵族精英书院,名为皇城公学,分为男校女校,今后凡在京贵族子女,年满6岁者都要入读,学制12年,朕之皇子、公主也要入读皇城公学。”
皇城公学!听到这个词满大殿的儒生官的眉头都是一皱。早些时候因为皇城公学和皇子教育的事情就在朝堂上面起过争议。皇上坚决不肯让步,不肯让皇子特别是皇太子接受传统的帝王教育,而是要让他其他学生一起在这个什么皇城公学里面读书。现在更是要求勋贵子女都要入读这个皇城公学,这是要做什么?
当然是不相信你们这些笨蛋儒生能教出什么英主啦!朱济世看着群臣疑惑的表情心道,除了一些浅薄的权术之外啥有用的知识都不懂的皇帝能叫英主?
不过这话是不能在朝堂上说的,否则非伤了一票自以为是什么名臣的儒生官儿的自尊心不可。朱济世正容道:“朕的皇太子将来是大明之君,尔等的子孙当中将来必有不少大明之臣,未来的君臣之谊是该从小养成,现在同窗求学,将来同心治国,岂不美哉?”
这个倒是不错!
朱济世这么一说,下面的大臣十之八九都动了心思。和天子同窗肯定是美事,将来的皇太子继了大位,肯定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
看到这回没有人反对了,朱济世接着又说:“皇城公学校长由朕担任,所有的学生都是朕的门生。”
天子门生!这个也是好事,谁反对谁是傻瓜。
朱济世又道:“皇城公学设两位副校长,一位是济世大学毕业的容闳,一位朕想让郭嵩焘出任。郭卿在吗?”
郭嵩焘是湘湖派曾国藩一系的人物,才归附朱济世不久,现在官拜教育部的郎中,就是司局长一类的官。也不知道走了什么好运,居然被朱济世看中要去当“上书房总师傅”了。
“臣在!”郭嵩焘连忙出列,冲着朱皇上拜了拜,心里那个高兴啊。
“好,皇城公学副校长就给你做了,不过在当副校长之前,你先要和容闳一块出洋考察,去见识一下洋人的教育。当今之世界,乃是被泰西列强所统治,这也是泰西列强教育的成功,我大明当取其之长为己用。郭卿,你去亲眼见识一下,再回来教朕的皇子、公主吧。”
第544章 新对手,穆拉维耶夫
就在朱济世全身心投入教育改革和殖民东北计划的时候,俄国皇太子尼古拉耶维奇·亚历山大所乘坐的军舰终于抵达了大英帝国统治下的香港。
对于这位俄国皇太子的亚洲之行,大英帝国似乎采取了一种支持的态度。或许白厅街希望让俄国皇太子看到大明帝国的欣欣向荣,从而将主要精力转到东方——俄国在东方可有一大笔财富需要保护啊!相比之下,瓜分奥斯曼帝国的事业是不是应该缓一缓呢?
而让俄国皇太子领略大明帝国繁荣景象的第一站当然就是香港了,虽然大明帝国的首都已经迁往了应天府。但是这座英国人统治的岛屿和对岸大明统治下的九龙镇的经济发展,却没有因此而放缓,反而因为广九铁路的开通变得更加的繁荣了。
码头的栈房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输出和输入几乎同时在高速增长。输入的主要是欧洲生产的机器、呢绒、化学品。南洋出产的香料、木材、大米、石油。印度出产的棉花——由于使用机器的棉纺织厂大量出现在广东,现在的印度棉花已经取代鸦片成为中国从印度输入的最重要商品了。输出的则是丝绸、茶叶、桐油、黄连等原材料和农产品,还有瓷器、漆器、棉布、铁器、枪炮弹药等工业品和手工业品。
听说中国现在是军火出口国后,正在香港总督府做客的俄国皇太子立即来了兴趣,他问文咸总督道:“中国人出口的枪炮规模大不大?质量怎么样?”
文咸笑了笑道:“中国的军火制造业相当发达,皇太子殿下,您应该知道中国皇帝是杰森行和兰芳行的大股东,这两家公司都是大军火商,特别是杰森行下属的杰森——丘吉尔公司还在彼得堡开设有炸药工厂呢。”
“这个我知道,可是生产枪炮并不容易,特别是来复枪。难道中国人能够大量生产这种先进的枪械?”
俄国皇太子皱了皱眉,俄国的兵工厂现在也开发出了使用底部扩张弹的来复枪,但是因为工艺较为复杂,所以产量总也上不去。
文咸微笑着点了点头,给了肯定的答案。他心里却道:“来复枪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拉个膛线吗?加尔各答工厂的印度人都能干好,佛山那里有不少大型手工工场的技工也能使用车床加工出合格的枪管。你们俄国人的兵工厂做不出来还不是因为农奴制,让农奴在国营的兵工厂里面干活,这样能造出好东西来吗?这种国家还想要称霸世界真是个大笑话……”
一旁从应天过来的英国驻华大使罗伯特·丘吉尔笑呵呵的对俄国皇太子道:“殿下,您大概不知道,中国人一直都很会造东西,在蒸汽机发明之前他们肯定是世界上工业产值最高的国家。不过他们不善于发明创造,呃,当然中国陛下是个例外。但是中国人真的很会模仿,他们的工人全都心灵手巧,而且非常非常的勤奋。在雇佣欧洲工程师和使用欧洲机器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做得和英国工人一样好。因为……他们都是自由人!”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的脸上一红,连中国的工人都是自由人!而且他们还有宪法还有议会,纳税的资产阶级和地主可以参与政治向皇帝提出建议。可是俄国却没有宪法没有议会只有农奴,45%的人口是农奴,工厂里面有40%的工人是农奴!真不知道谁是野蛮的亚洲国家,谁是文明的欧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