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真是言不由衷啊!叶赫纳拉·兰儿在心中暗暗发誓,哪怕自己生的是个女儿也要让她去祸乱逆明天下,如果是个儿子,那更是要和朱逆干上一辈子。也不求恢复大清江山,但就是不能让逆明好过,绝对不能!
……
此时此刻,在买卖城内的一所小宅院内,奕欣的老师卓秉恬正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和蔼地向前来告别的子孙点头。
尽管奕欣也命他撤出买卖城千万伊尔库茨克,但他还是坚决留下来和奕欣共存亡,他现在的身体不好,就算不死于乱军,也多活不了几日,死在买卖城内还可以得个忠臣的名誉,何乐不为呢?
不过他的子孙们不能死,他们还年轻,还有大好的前程。一个穿着长袍马褂还留着辫子的小男孩走到卓秉恬跟前,施了一礼,脆生唤着爷爷,正是他的宝贝孙子卓景仁。
“景仁呐,给曾爷爷磕个头吧,以后要听曾爷爷的话,知道了吗?”卓秉恬指着身边的一个穿着件脏兮兮的红袍的老者,笑道。这红袍老者,正是被奕欣扣留至今的曾国藩。
“见过曾爷爷。”卓景仁乖巧地给曾国藩又施了一礼,惹得后者呵呵笑了起来:“静翁啊,您的这个孙子,以后就跟着我吧,我看他天资聪颖,又懂礼貌,将来的前途不在你我之下啊。”
卓秉恬却摆摆手,认真地道:“涤生,景仁这孩子将来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做官了!”他苦笑一下,淡淡地道:“我已经把祖上的手艺都教给他了,将来或许可以重操旧业,开个酱园也不错。”
原来卓家是开酱园出身的,在成都有个“广益号”酱园,不过在卓秉恬这一代已经衰弱了。这酱园如何有当官来钱快?
曾国藩点点头,没有说酱园不好,而是换了话题道:“静翁,那其他人怎么办?真要让俄国人安置?”
卓秉恬道:“樗儿和我一起守在买卖城,也算对得起皇上了,其他几个儿子都不成器,就让他们去俄国呆着吧。”他看看曾国藩,“涤生,你暂时也只能去先去俄国当个‘苏武’了。过你和我们不一样,你背后是大明,虽然和俄人为敌,但却是一家列强,等战争结束了,总有脱困的一日,到时候就是苏武第二了。”
第712章 越境围城
“走了,都走了……”
七月末,买卖城北门城楼,这声叹息回荡不定,周遭人等都闭目低头,暗自叹气。谁走了?当然是穆拉维约夫和他手下的大部分俄兵还有买卖城内的俄国商人,当然还有一些八旗贵人家的妇孺也和他们一起走了。就在刚才,奕欣还亲自带人送别这些逃离危城的人们,然后就登上买卖城北城遥望他们的背影,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了。
现在发出这声感叹的,也是这位被留在买卖城当炮灰头子的蒙古国博克多汗爱新觉罗·奕欣——他并不是买卖城中旗俄联军的总指挥,穆拉维约夫还留下了几百名俄国军官和炮兵,还有一位名叫卡尔萨科夫的俄军上校担任奕欣的军事顾问,整个买卖城的防御,也是由这位俄国顾问负总责的。
除了几百个俄国官兵,买卖城内还有奕欣八旗新军的主力约28000名旗兵,全都是按照西法由俄国军事顾问训练出来的新式陆军,一共分为7个旗,每旗都是4000人,相当于西方的一个旅。再加上被傅方带走的6000正黄旗马队,就是奕欣辖下的八旗新军的全部阵容了。
此外,还有另外24000名八旗官兵被编入了俄军,同差不多16000人的俄军混编,组成了俄军东西伯利亚方面的主力,全都布防在俄国境内。重点驻守在伊尔库茨克、尼布楚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三座大型要塞城市,还有尼古拉耶夫斯克、赤塔和上乌金斯克等三座中型要塞城市之中。
“竟然把8万大军拆得那样零碎,若集中在买卖城,未必没有一战之力啊!”
说话的是瓜尔佳·胜保,他现在八旗新军镶黄旗都统,在傅方和正黄旗出征后,他就负责起了奕欣本人的安危,也是奕欣军事上的参谋。在他看来,如果将奕欣和俄国人的8万大军集中起来,在买卖城和明军打一场会战,不说大获全胜,也能打个旗鼓相当。可是穆拉维约夫却把军队拆散布防各地,不等等着明军来个个击破吗?
他的心声也是买卖城内众多旗人将领的心声,同样的问题,奕欣也私下问过穆拉维约夫,但是得到的回答却是:在蒙古——贝加尔湖战场,联军根本没有承受一场会战失败的资本,哪怕是惨胜也将会造成全局的彻底崩坏。
轰隆隆的沉闷响声传来了,奕欣有些烦躁地扭头望了一眼城南方向,几个青黑色的烟柱已经腾了起来!几天前双方在野外试探性交火的时候,奕欣就已经见识过了明军的火力了,对方的开花弹的威力极大,竟然能在坚硬的地面上炸出一个个大坑!真不知道由木料和夯土构成的买卖城外墙和几个三角堡能够抵挡多久?
不过城北暂时还是安全的,因为买卖城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正好位于中俄边境,城北就紧挨着边境。现在明俄尚未宣战,所以前来攻城的明军并没有进入俄国境内建立阵地,因而对买卖城的合围也没有形成。所以奕欣的“皇宫”和卡尔萨科夫的城防司令部都在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