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大明的军事路线是大陆军、小海军,并不追求西太平洋的海上霸权。所以海军的规模不大,起步(真正起步)也较晚,而俄国海军可是百年老店,真的打起来变数不小啊。万一俄国人发现那几艘蒸汽铁甲舰不好对付,利用速度的优势远远避开,靠三级战舰和四级战舰能打得赢吗?
万一打输了,也不知道英法有没有向俄国宣战?如果他们在南洋的舰队不来支援,大明的对外贸易和兰芳大公国的安全怕就要出问题了。光是自己,现在每年就要从兰芳的橡胶和棕榈油贸易中获利上千万啊!要是没有了进出口贸易的支持,大明一国的经济或许不会出太多问题,但是朝廷还有自己的财政,怕是会有一场危机袭来了……
此时的法国公主终于感受到了朱皇帝的焦躁和不安,这样的情绪,她也在拿破仑三世那里发现过,是在他准备黄袍加身的时候。当时还是法国总统的拿破仑三世非常担心法国人民不拥护他这个皇帝,用一场新的革命来推翻他的统治。这些掌握着庞大帝国和惊人财富的男人,原来也有软弱的一面啊。
看着这位正在为一场同俄罗斯帝国的全面战争而操心的君王,马蒂尔德公主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走到朱济世身边,柔声道:“皇帝陛下……杰森,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或许要打上10年,你可不能一直这么紧张,我想今天晚上还有明天,后天,你不要再管军国大事了,好好放松一下,陪我游览一下你在北京周围的皇宫和庄园好吗?”
朱济世心念转动,忧虑的神采也渐渐从他脸上消失,是啊,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即使现在打得不顺又能如何呢?俄罗斯的敌人可不是大明一家,还有英国、法国、土耳其,沙皇能将多少力量投到东方战场?不知道有没有十分之一?自己怎么可能会输?
而且自己并不是一位优秀的将军,打仗的事情,还是让将军们去操心吧。自己应该把精力放在大局和战略层面上。比如眼前的这位法国公主……
皇帝也站了起来,冲着公主很绅士地点了下头:“好吧,我们明天就去香山静宜园,那里的秋色可是很美的。”
马蒂尔德笑道:“就我们两个?”
“当然,就我们俩。”
第742章 女公方
西历10月4日,大明皇帝和法国公主马蒂尔德“两个人”前往风景宜人的香山静宜园度假去了。
同日,两个团的明军陆军在淮勇一系出身的师长张树声的指挥下完成了对琉球大岛大部分地区的扫荡,推进到了那霸要塞附近,那里还有不到800名俄国驻军。
也在这一天,围困买卖城两个多月的明军第四军和第十五军,终于将壕沟挖到了买卖城的外壕附近!完成了平行壕沟攻城法的全部工程施工。整个买卖城,现在都在明军榴弹炮的威胁之下了!从这一天开始,霍奇斯基榴弹将会向雨点一样,落到守军们的头上。
同样是在这一天,土耳其帝国正式拒绝俄罗斯的最后通牒,并且向俄罗斯帝国宣战!而大明帝国驻彼得堡的大使刘勋(原来林则徐的部下)也根据吴春秋的命令,在这天下午向东宫递交了早就准备好的宣战书。克里米亚战争(又称第一次明俄战争)正式爆发。
而在此时的日本,因为掌握了一部分最高权力,而被人们在背后称为“女公方”的德川明子则在二条御所的“远侍之间”里,同两位非常特殊的客人见面。其中一人是英国驻天津总领事阿礼国,他比阿思本早到几日,也是在听说“嘉永政变”的消息后前来日本,想和日本的新统治者见面的;而另一人是刚刚访问大阪港的大明舰队的参谋长,英国海军中校谢立德·阿思本。
和她的“前任”德川家庆不同,德川明子不害怕见洋人,实际上她在大明皇帝身边的时候是经常见洋鬼子的,甚至还见过阿礼国——在罗皇后到达南京之前,朱皇帝的妃子们经常会跟着朱济世出席一些外交活动。为此德川明子还奉命学习过洋文,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不需要翻译就能和阿礼国还有阿思本进行交流。
对于这位穿着华丽和服,端坐在宽敞奢华的大殿内,而且非常年轻漂亮的“女公方”,阿礼国还有阿思本在感叹之余,却也知道这不是一个好打交道的对象。她的手中掌握着至少30000人的新式陆军,战斗力经过俄罗斯人的检验。她的背后是东方最强大的君主朱济世!而她本人对西方并不陌生。
阿礼国前来日本的目的和阿思本不一样,不是来借兵的,而是来寻求日本“开国”的。现在日本已经明确要参加对俄战争了,而英国基本上算是日本的盟友,这个盟友之间,是不是应该多多交流呢?
“明殿下,大英帝国是真心实意想要帮助日本,而且……”阿礼国说着,看了看坐在明子身边,一个脸色很难看的老武士,这个人他也认识,是原来日本驻大明大使德川齐昭,现在做了什么“老大”,听着有点像黑道头子,不过这个人却是出了名的排外,这次更是坚决反对“女公方”接见自己和阿思本。
“而且大英帝国和日本已经是事实上的盟友,但是现在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外交关系,没有签署任何条约,这是很不符合国际上面的惯例的。”
明子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倾听着。
“大英帝国对日本是毫无野心的,但是也希望可以发展同日本的贸易,希望能够加强两国间的各种往来,以促进友谊。为此,签订一些贸易和通商上面的条约,确定关税和进出口制度也是很有必要,而且符合国际惯例的。这和中国现在所奉行的对外开放体制,也是完全相悖的。”阿礼国缓缓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