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济世静静地瞧着叶赫那拉氏,淡淡一笑:“没想到,你叶赫那拉·兰儿居然会说这样的话……好啊,果然是个奇女子,识时务,知进退。这样很好,你不要忘记今天说的话,只要你一心为我大明效劳,朕也不会亏待你。布哈拉和撒马尔罕朕都不要,给你和你未来的儿子就是了。只是你一个人势单力薄的,能在奕詝宫中呼风唤雨?要不要你这妹子一块儿跟去?”
叶赫那拉氏摇摇头,“奴婢不是势单力薄,奴婢背后有大明,有皇上。奴婢这妹子尚是完璧之身,皇上如不嫌弃,可以收在身边,不求什么名分,当个宫女就好了。”
朱济世笑了笑:“她若没有名分,你如何扯朕的大旗?朕封她一个选侍吧!”
……
“曾卿,那拉氏所言是真心还是假意?”
叶赫那拉氏姐妹已经离开了大厅,曾国藩却还端坐那里,等着大明皇帝问话。听到朱济世的问题,曾国藩思索了片刻,摇摇头道:“皇上,臣不知道那拉氏是真心还是假意,但是臣知道此乃大势所趋。那拉氏能认清大势,依附皇上,来日便可在布哈拉说一不二,若没有皇上的支持,她母子立时就要受死,即便到了布哈拉,也绝没有吐气扬眉的一日。皇上觉得那拉氏是真心还是假意?”
“曾卿可知布哈拉的形势么?”朱济世反问道。
“臣知道一些。”曾国藩笑了笑,“左丞相已经和臣说过了,布哈拉乃是一仆三主,皇上只是其一。”
“那拉氏可会脚踏三船?”
“除非那拉氏真的成了布哈拉的太后而大权独揽,否则她只能有一个主子。”曾国藩笑道,“以这个那拉氏的聪明,应该知道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一脚踏几船的。”
朱济世点点头,曾国藩的分析不错。那拉氏不过是自己送到奕詝身边的一条狗!没有自己的支持,她随时随地都会在风波险恶的宫廷斗争中搭上性命。
“曾卿,这个那拉氏算是你引荐给朕的,将来如何,都有你的一份责任。”朱济世思索了一下,又道,“既然如此,不如就由你全盘负责西清汗国和太平天国的事务,朕打算设立一个河中总督衙门,归在哈萨克汗国之下,驻地就在原来的克孜勒奥尔达要塞,现在改名为河中府了。另外,大明帝国驻太平天国大使、驻西清汗国大使也都给你当。”
“臣必不负圣恩。”曾国藩起身给朱皇帝施了一礼,心里面却有些失望。河中府什么的,明摆着就是个空壳子。总督一职,也就是名声好听一点,便于在河中展开外交活动而已。两个大使的差事才是实的,这大使一职,除了极少数情况,就是个三品官儿而已。
“如此甚好。”朱济世顿了一下,“曾卿,你可千万别以为河中府是个空架子,这可是咱们日后和俄罗斯再战的最前沿。怎么把河中经营成个铁桶,就看你的本事了。这样吧,那拉氏和奕誴,就由你护送他们去布哈拉。呃,等几日就启程吧,你弟弟曾国荃已经从美国赶来,你们兄弟见面之后就启程回国。”
第963章 黑奴快没有了!
在阿勒弗尔港的夜色里,一艘有些破旧的飞剪式帆船慢慢地靠上了码头。这是一艘运送棉花的商船,也兼带一些旅客。这个时代从美洲返回欧洲的旅客很少,倒是去往新大陆的船上,往往都满载着对未来充满向往的欧洲穷人。虽然美国是一个让欧洲上层人士讨厌的暴发户国家,但是那里的持枪的暴民,的确要比旧大陆的无产者们生活的好。土地便宜,工资又高,也没有什么封建压迫。哦,不对,封建压迫还是有的,不过不是对持枪暴徒的压迫,而是对黑人的压迫!
大明帝国驻美国大使曾国荃现在就坐在一间点了油灯的舱房里面,一个黑人仆役端着晚餐从外面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放在了桌子上。
“老爷,请用饭。”黑人用湖南口音的官话对曾国荃道——这是曾国荃从中国带来的大使馆秘书教他的,一共就会那么十几句。
“好的,曾克,这里不用你伺候了。”曾国荃挥挥手,让黑人仆役下去。这个黑人是曾国荃一时头脑发热,在美国南部买来的黑奴,原来的名字叫什么麦克的,曾国荃觉得该让他跟自己姓,于是就让他改姓曾,叫曾克了。
“好的,老爷。”曾克鞠了一躬,又冲坐在曾国荃对面的大明驻美国大使馆武官陈玉成行了一礼,才退了出去。
这个黑人大概有三十岁了,非常强壮,原来是在美国南部的棉花田里摘棉花的,就是传说中惨兮兮的黑奴。而现在,他已经成了自由人。为了得到自由,他还和曾国荃签了个为其20年的劳务合同——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每年只有十五天假期,住宿伙食都是曾老爷的,不过吃得很差。另外每个月能拿两块中国银元的工资……呃,不过这个自由的黑人总是觉得自己现在的日子没有当奴隶时候好过。
现在活又多,吃的也不好,基本没有肉,虽然有两块钱的工资,但是当初给白人当奴隶的时候也能得到一些钱——什么?奴隶还有私人财产?好像是的,反正曾克当黑奴的时候是有私人财产的,而且活儿也不算累,只是摘棉花和种棉花的时候忙一些。其余时间可以种自己的自留地,收获的农作物可以卖钱,收入全归个人所有,也可以去城里打临工,工资当然也是自己的。另外,他还可以为自己赎身,成为一个自由人,就像现在这样……
事实上,美国的奴隶制庄园,在某些地方已经演变得有些像农奴制庄园了。如果历史上没有南北战争,那么美国南方庄园里面的奴隶,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转化为完全的农奴了——就算不转变,他们现在的日子肯定比俄国农奴要好,比起大明的佃户长工,可要幸福不知道多少了。
美国的黑奴过的可是面包管够,衣裳管暖,天天有肉吃的幸福生活,一年干下来,总能有十几的现金(美元)的收入。大明汉地的佃户和长工们要能有这样的日子,保管没人去东北下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