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还是要压制和安抚并用,对于民意党那样的激进派,必须要坚决打击!对于社会党那样的温和派,要允许他们参与政治。另外……对劳工和农民的生活也要关心。”
“劳工还好说,有《排屋条例》可以施惠,可是农民……”
“还是要促进土地集中,鼓励百亩农场!多余的人口鼓励他们进城和移民!雄儿,你不会真的担心东华的人口超过大明吧?”
“儿臣不担心。”
“其实也不必担心,因为东华的土地再多,靠一人几十亩的授田能再吸引两三千万移民也就顶天了。将来真正能聚集人口的,还是大城市的工商业。产业革命兴起以来,只有农村的人口向大城市聚集,少有大城市的人口上山下乡。只要大明的工商能够大兴,人口、经济领袖中华是毫无困难的。而东华、北华、西华以及其余诸夏国的农业、矿业和部分工业,不过是服务于大明工商业而已。所以现在大明移民前往四华诸夏,开发四华诸夏,就是为将来的大明工商服务。”
“儿臣明白。”
……
东安城北,就在江水之滨。是一片片望不到边的麦海。田中的麦子已经长得老高,一片片浓浓的绿色,犹如一幅幅绿色的地毯。
朱胡安带着人、骑着马,自田边巡视而过。夏日炎炎,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但满目的苍翠却让他掩不住嘴角的笑意,“长得不错啊……”
“大王,这里的麦子都是河东州的驻军驱使白人俘虏种下的,有上百万亩之多,看眼下的收成,到秋天足可以收到一百五十万石了。”
跟在朱胡安身后说话,是新近从明军退役,转任河东州州长的唐景嵩。唐景嵩是广西人,大明皇家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毕业,在大明陆军服务十几年,在大战爆发前军衔已经升到了中校,是韩四带来东华的参谋团成员,从明军退役之前已经有了少将军衔。而他的退役,其实也是明军总参谋部的命令,并不是看不上他这样在北美军参加了大战的高级参谋,而是更需要他留在东华这里转任文职。
现在北美战场上的大战已经基本结束,开始进入了战后恢复期。被东华占领的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怀俄明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肯塔基州、密苏里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马州、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和德克萨斯州一共17个州,都已经改了中文名字,并且成立了州临时政府。而这17个州的临时政府以及下面的各级政府由什么人来掌握,绝对是一件能影响到东华未来政治走向的大事。
大明朝廷和朱济世、朱国雄这二位又怎么可能没有一番算计呢?所以出征北美的一百几十万明军就顺理成章的在东华“就地转业”,分布到了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五大湖区的10个州。而这10个州的州政府和下面的县政府、市政府官员,当然都是原先的大明皇家陆军军官了。而唐景嵩担任的河东州就是原来的伊利诺伊州,东华王国的东都东安就紧邻该州。州政府的驻地就在和原来的圣路易斯一河之隔的东圣路易斯,现在叫做东路府的地方。已经将王位移交给儿子朱邦羽的朱胡安这次是从东安府前往墨西哥城的路上途径此处,看见密西西比河畔的麦田已经郁郁葱葱,颇有些欣慰。
第1502章 我会回来的
“一百五十万石麦子可够河东州的军民食用?”朱胡安望着一望无际的麦海,问身边的唐景嵩。
“够了,绝对够了。”唐景嵩恭谨地道,“现在整个河东州的驻军、平民和白人俘虏加在一起还不到60万人。而且到9月份,咱们还计划播种150万亩的冬小麦,到明年6月前起码能再收200万石麦子。说真的,北美这里的土地真是太肥沃,太辽阔了……现在能够归咱们华夏之民所有,大王实在是功在千秋!”
他的话是发自衷心的。虽然他不是东华陆军系统的军官,但是对胡安这位统帅所建立的功勋,还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无论如何,北华、东华这两块加在一块儿都快和大明本土差不多大的土地,是胡安带兵打下来的!
“功在千秋的是我父皇和我母王。”朱胡安淡淡地道,“北美之战换成韩王来指挥也能打赢,顶多就是多死些人。大中华有75亿人口,号称7000万把刺刀,美国人打不赢的……除非东华王国不出现,大中华在北美没有立足之地。”
“大王您过谦了,没有您,东华和中华绝无今日之强盛。”唐景嵩依旧毕恭毕敬,口称胡安为大王——胡安的野心是不小,但是他为人处事比较公正,又能超然于北美军的各个派系之上,在作战指挥中没有设法削弱明军,也没有让东华军的将领去和明军将领争功,而且还非常大方拿出了大片土地和大量资金用于安置移居东华的明军官兵,所以赢得了许多明军少壮军官和士兵的好感。
“大王,是大王……”
“大王千岁!”
“大王千岁!”
当朱胡安一行人来到东路府码头的时候,一队集结在那里正在等待渡船的明军退伍官兵认出了身穿军服的胡安,顿时就欢呼起来。胡安也勒住马头,冲着这些曾经在他麾下作战,现在是他儿子的臣民的人们挥手致意。他发现,有一部分明军退伍官兵身边还带着白人女子,那应该是他们在驻地搞到手的妻子吧?和她们男人们的热情不同,这些迫于生计嫁给明军官兵的白人女人,只是用麻木的眼神望着毁掉了她们美好生活的东华王。
“大王,您别离开东华,留下来继续当我们的大王吧!”一个年轻的退伍军人高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