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1 / 2)

“好吧,既然张先生决意已定,甘茂也不强求,但愿日后我们还能在咸阳把酒言欢,畅谈天下大势,早日见到秦统一大业的到来。”

张仪叹道:“但愿吧,倘若秦国不能扳回劣势,扭转大局,那么山东诸侯国也将获得一个稳定喘息的机会,期间若有趁势变法强国者,天下便会重新陷入茫无头绪的战国纷争,秦国一统天下,便将遥遥无期,日后秦国的强大,就拜托你们了!”话说完,一时感慨万千,想想二三十年的努力付出,与秦王联手运筹帷幄,为千秋大业铺垫道路,到头来,岌岌可危。

天色将晚,甘茂和景愈起身告退,准备出城之事,张仪不再挽留,送出厅门外,院内梧桐叶落,萧索如昨年,但张仪看着满地落叶,却感觉今年的光景,最是萧条苍凉。

张仪的门生兼管家冯喜来到他身后,轻问道:“老师真的打算放手不管了吗?”

谓叹一声,张仪道:“不是我放弃不管,而是鞭长莫及,有心无力了,辰凌的横空出世,打破了战国七雄的平衡,秦国与东方六国僵持的局面发生变化,秦国看似强大,实则已无良将可用,秦武王一意孤行,好勇少谋,根本听不进策士们的迂回纵横之策,肯定会跟东方五国硬拼,这次双方鏖战在函谷关外,谁胜谁负,关键看辰凌那小子,是否还会有奇迹发生,拿下函谷关?”

“当年我助秦,一来是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叱咤风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操纵战国而天下诸侯战栗,二来是想辅助明君,为完成统一的大业不懈努力,要知道,华夏大地,终究是炎黄子孙,自商周过后,春秋战国,激战了两百多年,百姓处在乱世,战火纷争,民不聊生,尸骨成海,外有胡人匈奴虎视眈眈,企图入侵中原,东胡、西戎、北狄、南蛮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雏形和基础,加上三代明主的奋发图强,这也是我选择辅助秦国的原因。”

“一旦在这场龙虎角逐中,秦国失利,那么三十年努力付之东流,也没必要再去辅佐了,国运流失,势必有新的强出取而代之,大时代要来临了,一个大争之世,这一切都因为辰凌,相信过不了多久,风起云涌,十大修炼圣地的人,都会出来选择代言人,重新论战了。”

※※※

大梁城外,密林间,商人打扮的秦国使者聚集在一起。

“甘先生,张仪似乎不愿意回秦帮助咱们?”

甘茂望着雄伟的魏国王城,灯火如昼,全城陷入狂欢的气氛中,叹道:“他是对秦国失望了,打算退出世俗权谋,静观事态发展,明哲保身,秦国若失败,估计他再也不会回秦了。”

“那么他会帮助魏国吗?如果魏国有了张仪、公孙衍、辰凌这些人,势必强大起来,魏与秦接壤河西之地,张仪梳洗我秦国所有大小机密和部署,日后必会成为心腹大患!”景愈担忧道。

“说不好,留下人,秘密关注张仪的动向,如果他有辅助魏国,进攻秦国的倾向,务必要阻止,否则秦国将万劫不复,必要时候,任何手段!”甘茂说完,心头一凛,国难当头,彼此立场不同,也顾不得个人私交和昔日情谊仁义了。

“遵命!”

“另外派出斥候,立查中原五国军情:主将、兵力、兵器、辎重,务求详尽,作速禀报!其余人等,跟随我立即赶回秦川,与秦王并肩作战,函谷关下,抵抗外敌,纠纠老秦,共赴国难!”

“纠纠老秦,共赴国难!”所有人语气雄浑,铿锵有力,一股肃穆肃杀之气。

第0192章 秘密赴燕

列国之间的风云变幻,辰凌还并未熟知,此刻他正在平阳城外练兵,经过河东三战,两万武卒得到了生死锤炼,训练有素,虽然损失了两三千人,但是剩下的武卒都成了精兵,比先前更加威猛了,浑身流露着军威气魄。

白家八百家将,以及汾河附近的渔民猎户加入,被辰凌重新编制了两支千人队,挑选出一个校尉,三个千夫长,十个百夫长,正规编制,加紧正统的训练。

所有的将士,经历三番大战过后,对辰凌用兵更加佩服了,心悦诚服,都因能成为辰家军而荣幸,刻苦训练,每日体能、越野、攀岩、射击、格斗、长枪、阵列,从早到晚,从不停歇。

辰凌为了增强武卒的体质,到了晚上破格给辰家军增补伙食,每人分一块熏肉,按照军中规定,没有爵位的操士和普通甲士,在军中伙食很差,只有一陶碗的粗米和咸菜,达到爵位后,才能吃到肉。

而辰凌把赏赐给他个人的黄金和布匹都充当了军饷,提升将士们的身体素质,给百夫长以上的军官,三天进行一次药液泡洗,提高他们身体强度和武学修为。

这日,辰凌练完兵,指导四女练剑过后,他回到了平阳城内。

一名侍卫上前禀报道:“启禀将军,淳于先生正在侧厅候见。”

辰凌微微点头,今日燕国有使臣秘密来到平阳城接头,淳于臻前去接见了,不知带来了燕国什么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