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听到对方诚恳请求,孺子可教,坐起身来,叹道:“也罢,你我有缘,不妨多留一个传人在尘世间,或许将来古路上,还有相见之日,你想学什么?”
“学习剑术!”
辰凌深知家族剑谱后三剑,有目录介绍却无修炼之法,乃家族先祖当年推测和猜想的剑术终极之境,从未修炼成过,无法登峰造极,而他如今,困在第六阶武者境,数年内无法突破。
由于辰凌附体姬职之后,身体已经是十八九年纪,根骨定型,虽然他强行修炼,一路突破上来,但是却阻隔在先天境之下,没有特大机缘,或者灵丹妙药,很难冲破困龙卡。
“有三种剑法,你欲学哪种?”
“请问前辈,哪三种?”
庄子道:“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
辰凌一愣,问道:“何解?”
庄子长衣飘然,空灵落地道:“天子之剑,拿燕溪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拿赵国和卫国做剑脊,拿周王畿和宋国做剑环,拿韩国和魏国做剑柄;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用渤海来缠绕,用恒山来做系带;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遵循阴阳的变化而进退,遵循春秋的时令而持延,遵循秋冬的到来而运行。
“这种剑,向前直刺一无阻挡,高高举起无物在上,按剑向下所向披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
辰凌若有所思,全身升起一股武道意志,对君王剑势有了全新了解,继续追问:“诸侯之剑怎么样?”
“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拿贤良之士做剑脊,拿忠诚圣明之士做剑环,拿豪杰之士做剑柄。”
“这种剑,向前直刺也一无阻挡,高高举起也无物在上,按剑向下也所向披靡,挥动起来也旁若无物;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
辰凌身躯微动,灵海空明,似乎要抓到某一个灵感,又问道:“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
庄子说:“百姓之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勇不可挡,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这就是百姓之剑,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匹夫之勇而已!”
辰凌听到这些,心神空灵,仿佛剑道之意尽数概括其中,天子之剑、诸侯之剑、黎民百姓之剑,正是代表着三种剑意,大千世界,战国纷争,天下剑客,莫不如此。
只有领悟了这种剑,才能找到真我,道我,自我!
辰凌身为诸侯之王,欲做天子,安抚百姓,三种剑意,正是代表三种境界,洗礼着他的心灵,使他渐渐浑身披上一层宝辉,心如菩提,身如琉璃,无垢无净。
渐渐地,辰凌闭上了眼,用心去感受,自己所想、自己所要,吸收天地之气,感受这个时代的气息,剑意在酝酿,身体的灵性在舒展。
庄子注视着辰凌的状态,微微点头,他盘膝而坐,渐渐浮空而起,离地有一丈高,俯视着身前的静坐入定辰凌。
此时的庄周,身如静湖明月照,有一股超尘脱俗的气息漾出,在这一刻他看起来飘逸出尘,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会随时乘风而去。
庄子口中开始念起了道家经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辰凌似乎进入了一种玄空的状态,聆听道家的古经,老子的道德经,他此刻的内心世界并未如身体那般寂静,大道天音,如渊似海,深奥浩瀚,这道家的字句,每一个字响起,对他而言,都如海崩渊裂,响彻天地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辰凌整个人定在那里,道音如钟,悠远而浩大,艰涩难懂,根本不明其义,渐渐地,他感觉,道德经这五千言,字字如珠,惜字如金,每一句都在阐述着一种人生、悟道、升华、望仙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