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王赵何皱起眉头,马服君赵奢仍被软禁,对朝廷的态度很冷淡,根据监视的禁卫回报,赵奢似乎对赵主父之死,颇有微词,对赵何清洗朝廷老臣,也多有意见,岂能用来带领数十万大军,万一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倒戈讨君,另立新主,赵何哭都来不及。
赵何脸色不快,沉了下来,目光看向了自己的亲信臣僚。
李兑这时上前道:“马服君赵奢,虽然有帅才,但顽固不化,一直对朝廷多有微词和怨言,此人若一日不效忠君上,如何能授予兵权,臣以为廖大夫等人所言,极为不妥!”
赵何点了点头,扫了廖种这些旧臣一眼,一拂衣袖,让他们退回臣列之中,不想听他们再说了。
廖种等几位臣子无奈退后,如果再反驳,估计就要被拿下了。
赵何问向李兑道:“李大夫可有人选,推举挂帅,对抗秦军?”
“臣推举一人,年轻有为,熟读兵法,乃赵国军方一员虎将,比起秦国新秀小将白起,丝毫不逞多让!”
“哦,是哪一位将军?”
“五原边戍军副将廉颇,可担当此次统帅,对抗秦军的反扑!”
“廉颇?”赵何沉思一下,点了点头,对这廉颇有些印象,曾在近年中数次赵伐中山、五国伐秦中,崭露头角,是个军方新秀,还得赵主父夸赞,日后必成为一代名将!
赵何想到赵主父的智谋和远见,看人绝对错不了,因此对这廉颇,自然也就信心多了几分。
平原君却道:“廉颇只有二十五岁,没用过任何统帅三军,做总指挥的经验,让他挂帅,是否太草率儿戏了。”
“平原君,你别忘记,秦国这次十五万大军的主帅,就是年纪与廉颇相仿的新秀小将白起,秦国信得过白起,难道我赵国信不过廉颇吗?”赵何质问平原君,这股威压,绝对是君王动怒的表现。
赵胜无从反驳,只得默认下来。
任谁想得到,这次秦赵两大诸侯的正面对抗,都派出了年轻的统帅,一个白起,一个廉颇,公布于世,顿时让六国诸侯的国人跌破眼镜,不过,唯有辰凌知道,这两位可都是战国赫赫有名的名将了。
针锋对麦王,绝对的势均力敌!
但是哪一位最后胜出,并不好说,因为最终决定胜败的,并不是白起和廉颇带兵布阵,施展谋计谁更高一筹,而是看他们背后的国力,还有君王、群臣的合力。
就在赵国下诏,调廉颇回邯郸任命三军统帅的时候,秦军先锋队伍已经一连攻克了赵国太行山以西的河套之地,堵住了赵军从井陉要塞西出的路径,接下来,秦韩与赵的对决,只有沿太行山脚,插向赵国的领土,经长平,剑指邯郸!
白起统领十二万秦军,八万韩军,在垣曲城祭旗出发,向五十里外的赵成军营进逼。
骑兵如雷,甲士如山,浩浩荡荡,震天动地,一片肃杀之气。
破风!破风!破风!
黑色战甲的秦军,口中不断喊着破风,甲胄锵锵,形成一种天地节奏,气凝战歌,让任何对手为之胆寒!
赵军列好了方阵,在阵营前,严以待阵,八万人马,气势厚重。
但是相比秦韩联军,却显得有些弱势,对方的人数更多,尤其是那黑甲方阵上空,似乎笼罩着一层乌云,完全是黑衣黑甲反出的光线,折射当头顶上空,好像黑云一般。
呜呜呜——